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6816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 年2015 年)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等。新材料的生产水平和消耗量是体现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都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必将催生新经济的繁荣,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任

2、务。为抓住机遇,大力培育我省新材料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本规划。一、基础条件我省材料工业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一批产、学、研机构在新材料研发方面异军突起,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形成2新增长极的基础和条件。高性能结构材料国际一流。我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宝钛集团不仅是钛及钛合金材料研发和生产龙头单位,也是国、军标的主要起草制订单位。在超导材料、大飞机用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及复合材料研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8 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以钛产业为主体的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2

3、009 年,我省钛产业年销售收入已达160 亿元,钛材产量约占世界产量 20%,国内产量 80%,占我国国防军工市场 95%,能够生产世界钛材 75%的牌号产品,钛设备设计制造等深加工也具有一定规模。先进复合材料国内尖端。航天四院 43 所、西安航空制动公司在高性能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及制品、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 T300 碳纤维生产、高温炉用碳/碳热场材料和 飞机碳刹车盘等方面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主导地位。西北工业大学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开发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正在拓展。电子信息材料取得重大突破。我省天宏

4、硅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多晶硅制备技术,使我国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有了重大突破;比亚迪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制备技术,较大幅度降低了多晶硅的生产3成本。依托商洛中剑、比亚迪、天宏硅业、西安理工晶科、西京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片(棒)等硅材料产业链。新能源材料研制进展顺利。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正在整合国内锆业资源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吸收美国西屋全套AP1000 第三代核电核级锆材生产加工技术,建设包括核级海绵锆 2000 吨、管材 360 吨和棒材 40 吨等完整的核级锆材产业体系;宝鸡海宝特种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开发

5、成功国际热核反应堆用铍小球制备工艺技术,产品通过了 ITER 相关检测,使该公司成为世界上继日本之后唯一能够生产热核聚变反应堆用铍小球的供应商,正在建设中的 200 千克金属铍球生产线可保障我国 ITER 研究需要。新型功能材料独占鳌头。我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以钼及钼合金材料为主导的深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等优势,已开发各种性能、规格的新产品接近 500种,获得相关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项。依托金堆城钼业公司,形成了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及科研、设计等较为完整的材料生产体系。但是,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研发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二是产业聚集度

6、不高,产业链4短,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三是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产业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省应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加强技术攻关,加快新产品开发,努力抢占国际新材料产业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二、总体思路(一)总体思路21 世纪是新材料技术加速突破的重要时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最先进的材料技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力争占有主动权。 “十二五” 乃至以后更长时期,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遴选有限目标,统筹战略集成,延伸产业链条,集约板块发展,支撑新兴产业。遴选有限目标。充分发挥我省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

7、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做大做强五大新材料。统筹战略集成。创新机制体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科技资源,汇集科技创新能力,以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为着力点,研发新材料产品,抢占市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延伸产业链条。以五大新材料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为支撑,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吸引优势产业要素向链条聚集,扩大新材料产5业规模。集约板块发展。按照“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群化”总体思路,以我省新材料产业领域优势特色产业链为纽带,以基地(园区)为载体,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加强配套,推动新材料产业聚集发展。支撑新兴产业。发挥我

8、省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加强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发展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到 2015 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元,其中钛产业达到 600 亿元。钛材及钛合金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 20%;碳纤维及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10%;钼及制品占国内总产量达到 30%;多晶硅与单晶硅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 30%以上。到 2020 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 2500 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到2015年,新材料创新能力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

9、心和工程实验室20家,建成陕西新材料研究院,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件,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全面提6升,技术储备能力明显增强,创新领军人才带动作用突出,各专业研发团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钛及钛合金、高性能碳纤维、硅材料和钼及钼合金等四大特色产业链,建成世界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以宝鸡、西安为核心“一轴七园” 的 产业 布局。三、重点任务抓住国家实施大型飞机、载人航天、新型船舶和发展新能源等重大机遇,在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

10、等五大新材料产业领域,组织实施 2 大创新工程、20 大产业工程,着力构建钛及钛合金、碳纤维、钼及钼合金以及硅材料等四大核心产业链,加快推进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一)做精高性能结构材料产业积极开展高性能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先进轻合金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组织实施钛及钛合金材料、钛部件、钛终端应用产品、钛材料专用设备和高性能镁合金等五大产业工程,完善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形成新型高性能钛板带材、精铸件、人体植入物、大型反应釜等一批高端产品。专栏 1 高性能结构材料五大产业工程71、钛及钛合金材料工程:依托宝钛集团、西

11、部超导公司、西部钛业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高品质金属复合材、大规格宽厚钛合金板材、高精度薄板材及无缝管材、高性能钛合金丝棒材、大功率钛及钛合金熔炼用电子束冷床炉、高性能钛钢复合板、钛铜复合棒爆炸轧制,以及钛及钛合金返回主辅料回收处理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实现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批量制备国产化。2、钛部件工程:依托西部金属材料公司、陕西宏远锻造公司、宝鸡力兴钛业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钛及钛合金铸件管道件、钛及钛合金异型锻件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明显提升钛部件加工制造水平。3、钛终端应用产品工程:依托西部超导公司、西安宝德公司、宝鸡鑫诺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低温超导用铌钛材、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

12、金零件、生物医用钛材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实现钛产品应用的功能化、多样化。4、钛材料专用设备工程:依托宝色特种设备公司、宝冶钛镍制造公司、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公司、西部金属材料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钛合金加工装备、钛镍基离子膜节能电解槽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提升国内钛装备整体制造和应用水平。5、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工程:依托西北工研院、金航公司等,重点建设新型高性能耐热系列镁合金制备及产品开发项目;依托西安四方公司实施轻质高强度镁锂合金及镁锂基复合航空材料产业化项目,促进航空、航天、汽车等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集成:统筹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技资源,重点突破大规格钛板、钛

13、钢、钛镍、钛铜复合板、大型钛锻件、管材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钛及钛合金在汽车、医疗等应用领域的拓展集成技术,实现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升级和产品高端化发展。8(二)做大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省先进复合材料领域技术优势,组织实施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制品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三大产业工程,在碳纤维材料 T300 的基 础上,加快 T400 及以上级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构筑多元化、规模化的碳纤维材料产业链。专栏 2 先进复合材料三大产业工程1、碳纤维材料工程:依托西安康本公司重点建设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产业化项目。2、碳纤维制品工程:依托航天四院 43 所重点建设复合电缆芯、大型飞机结构件、碳纤维预浸料、

14、碳纤维预制体等产业化项目;依托超码公司实施飞机碳刹车盘、碳碳热场材料产业化项目;依托航空制动公司实施飞机、汽车用刹车材料产业化项目;依托科耐摩擦材料公司实施纸基摩擦片产业化项目。3、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依托帝邦公司重点建设特种复合陶瓷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依托航空制动公司实施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产业化项目。战略规划集成:统筹航天四院、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技资源,重点突破 T400 及以上级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制备9和碳纤维制品工艺技术、设备制造技术,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技术,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工程化技术等,快速壮大先进复合材料产业规模。(三)做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围绕电子信息

15、材料高起点、规模化、前瞻性发展要求,依托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领域,大力推进新型电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组织实施电子级晶硅材料、平板显示材料、电子浆料和其它电子专用材料四大产业工程,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10专栏 3 电子信息材料四大产业工程1、电子级硅材料工程:依托天宏硅材料公司重点建设年产 3750 吨微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项目;依托理工晶体科技公司和创联新能源设备公司重点建设单晶炉产业化项目;依托华山半导体材料公司重点建设单晶硅切片加工项目。2、显示材料工程:依托瑞联近代电子材料公司重点建设 OLED 显示发光材料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依托彩虹集团重点建设 TFT-LCD 玻璃基板

16、产业化和 PDP 用荧光粉产业化项目。3、电子浆料工程:依托宏星浆料公司重点建设新型环保电子浆料、超细电子粉体材料、金导体浆料、银导体浆料、铝导体浆料、电致热有机系列电子浆料等产业化项目,形成电阻浆料、导体浆料、介质浆料、有机浆料等系列产品。4、其它电子材料工程: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重点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散热材料、CT 机用高精度钨片、稀有金属靶材、铌合金加工材和钽板管带材等稀有金属电子材料深加工项目;依托西北工研院、西凯光电公司,重点建设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用 CZT 晶体制备及应用产品开发项目;依托航天四院建设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产业化项目,提升挠性印制电路板、液晶显示屏等电子产品制造水平。战略规划集成:统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京公司、彩虹集团、天宏硅业等单位的科技资源,重点突破新型有机电致发光电荷转移材料工程化技术,电子浆料粉料制备技术,液晶玻璃基板68.5代量产技术,完善、优化微电子级多晶硅工艺与设备,开展高效率、低污染的硅材料制备技术研发,碲锌镉辐射探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