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665850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7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松道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诗人触景生情,像这

2、样颠簸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是承载着作者的所见所闻,是整首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 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 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诗歌

3、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

4、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二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