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63319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医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 糖尿病;大肠癌;围手术期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 41 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饮食管理,肠道准备,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及造瘘口护理,预防刀口感染。结果:41 例病例中术后发生刀口感染 8 例。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各有 2 例,吻合口瘘 1 例,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术后平均 28 d 出院,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给予正确的护理,会使患者顺利康复。关键词 糖尿病;大肠癌;围手术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

2、分泌代谢疾病,高血糖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由于手术和麻醉时应激反应,均可导致糖尿病加重,增加刀口感染率,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所以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现将 1999 年 4 月至 2005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41 例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术前空腹血糖(FBS)大于 6.3 mmol/L 大肠癌患者 41 例,其中男 19 例,女 22 例,年龄 31 岁79 岁,平均年龄为 57.5 岁,直肠癌 30 例,结肠癌 11 例。术前明确诊断糖尿病(均为 2 型,FBS 大于 7.84 mm

3、ol/L)18 例,且无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状。1.2结果41 例高血糖大肠癌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8例,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各有 2 例,吻合口瘘 1 例,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术后平均 28(740) d 出院,无手术死亡。2术前护理2.1精神调护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患者常悲观失望,对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认识不足。怕麻醉不安全,怕手术意外。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每个人特点及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详细阐明手术在治疗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恐惧、紧张不安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强手术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

4、2完善术前检查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常规检测 FBS。本组 18 例 2 型糖尿病都是检测 FBS 发现的,同时查电解质、肾功能、术前与内科医师及麻醉师密切配合,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2.3饮食管理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应禁烟酒,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每日摄取热量应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然后参照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指导患者进餐,早、中、晚应按三餐分配原则1/3、1/3、1/3 或 1/5、2/5、2/5 定时定量进餐,饭前 30 min 注射胰岛素,否则可影响疗效,导致高血糖或引起低血糖发生。饮食管理既要严

5、格控制患者饮食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从静脉给予营养补充,可避免患者术后因营养不良而影响伤口愈合。2.4肠道准备2.4.1饮食无结肠、直肠梗阻者术前 3 d 进少渣低糖半流质,术前 2 d进流质。2.4.2口服肠道杀菌剂,如术前 3 d 口服甲硝唑,0.4 g/次,4 次/d,及卡那霉素,1g/次,2 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 K,因服用肠道杀菌剂时,也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使维生素 K 的合成和吸收减少,因此需补充维生素 K;术前 3 d 给口服番泻叶 6 g,手术前 2 d 晚用 1%2%肥皂水洗肠 1 次,手术前 1 日晚用肥皂水及盐水各洗肠 1 次或清洁洗肠。2.5预防感染术

6、前 30 min 给予有效抗生素,如广谱先锋霉素加甲硝唑,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3血糖监测3.1术前血糖监测41 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均明确了糖尿病类型,治疗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安全水平。围手术期理想的血糖和尿糖水平,文献报道尚不一致。我们认为 FBS 控制在 7.2 mmol/L11.1 mmol/L 间,尿糖()(+)时即可手术。术前 3 d7 d 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改长效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遵循“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的原则。术前FBS 大于 11.1 mmol/L 时则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静脉滴注胰岛素便于控制和调整。通常以生理盐水 500 ml 加胰岛素 10

7、U 和氯化钾 1 g 静脉点滴,应用血糖监测仪监测 FBS 和餐后血糖,逐步调整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在 7.0 mmol/L11.1 mmol/L 间。在输注胰岛素期间,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及用药后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了解有无低血糖发生,如头昏、无力、出汗、心悸、饥饿感。发生低血糖较轻者应立即给予进食糖水、饼干等治疗,昏迷者静脉推注 50%葡萄糖液 20 ml。3.2术后血糖监测手术后患者因麻醉作用消失而对胰岛素抑制作用消失,加上禁食最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在医生指导下我们用 13 的比例配制液体(即1 U 胰岛素比 3 g 葡萄糖),血糖控制在 7.0 mmol/L10.1 mmol/L,并补

8、充钾、钠、磷、氨基酸等。在输液同时随时控制滴速,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有无头晕、呕吐等情况。如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急查血糖,停止输葡萄糖,更换平衡液,静脉点滴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另外术后 3 d5 d 内连续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升高或降低,随时调整胰岛素与葡萄糖比例用量,待患者能进食可以维持本身能量和营养的,可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与葡萄糖,用生理盐水配制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改为胰岛素饭前 30 min 皮下注射,用量参考尿糖给药,即(+)不用胰岛素;(+)用 4 U;(+)用 8 U;(+)用 12 U,稳定后改维持量,认真准确测定尿糖结果,精确胰岛素用量,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9、4术后护理4.1心理护理我们应根据患者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及生理不适的原因做好解释工作,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缓解不良心理反应。4.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由于直肠癌根治术创面大,渗血较多,术后应每 30 min 测 1 次,4 h6 h 后改为 1 h 测 1 次,至平稳延长间隔时间。4.3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肺部感染督促患者做深呼吸,术前练习咳嗽。术后患者怕刀口疼痛而惧怕咳嗽,协助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克服刀口疼痛,促进痰液排出。手术次日协助患者翻身并半卧位,给予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上述 2 例肺部感

10、染患者由于体质弱,抵抗力低下而造成呼吸道感染,经应用先锋霉素 1 周,雾化吸入 7 d 后呼吸道炎症得到控制。4.4预防刀口感染糖尿病本身是代谢性疾病,体内营养消耗增多,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伤口愈合缓慢,对细菌感染防御能力差,临床上一定要加强伤口护理,防止感染,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4.4.1加强胃肠外营养从营养角度来说,患者本身体弱,尤其是大肠癌患者,手术早期不能进食,故要从静脉增加营养,如白蛋白、氨基酸、血浆及血浆代用品等,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糖尿病性负氮平衡。4.4.2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必须在血糖控制后应用才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血糖控制,难以达到满意疗效。4.4

11、.3严密观察刀口保持刀口敷料干燥,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若出血较多,立即报告医生处理。4.5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了解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应详细记录。留置导尿管者应严格无菌操作,导尿管应闭式引流,每日用新洁尔灭冲洗会阴部 2 次,并尽早拔除导尿管。上述 2 例泌尿系感染者应用氨苄青霉素1 周后感染得到控制。4.6造瘘口的护理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观察造口血供有否出现肠黏膜颜色变暗、发紫等异常,及时处理。造口开放后进流质,以后改为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易消化少渣食物,避免产气食物,进食应有规律,以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5小结大肠癌合并糖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护理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只要认真术前准备,严格饮食管理,肠道准备,配膳管理恰当,手术前后严格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伤口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至关重要。通过以上护理,患者均能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参考文献:1雷道雄、艾中立、刘志苏. 外科患者并存糖尿病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5146.2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陆以佳. 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