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554176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学第8章成本的核算(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成本的核算,导读 7.1 费用的确认 7.2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7.3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小结,导读世界通信虚报利润,事件起因:美国的前电信龙头世界通信公司因过度投资而引发财政危机。 事件过程: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采用传统计帐法算出亏损后“吓走”投资者,世界通信在2001年1月2002年3月的五个季度里共将38亿美元的营业支出计入资本支出,从而导致2001年经营现金流量虚增63亿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量虚增14亿美元。从而达到虚报利润的目的。,试思考:世界通信虚盈实亏这种舞弊行为的造假手段是什么?加强企业各项成本核算的意义何在?,7.1 费用的确认,7.1.1 费用的性质

2、、确认及种类 7.1.2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7.1.3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7.1.1 费用的性质、确认及种类,讨论:何为成本?何为费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消耗。 联系及区别 产品生产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 费用是按时期归结的;产品成本是按产品对象归结的。 一种产品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费用;一个时期的费用可能分配给几个时期完工的产品。,如何确认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关系到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并且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就应当在收益表中确认费

3、用。,我国会计准则认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费用的确认三种形式: 按配比原则加以确认 按分配方法加以确认 直接确认,7.1.1 费用的性质、确认及种类,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用途分类 :,按照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类,按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按照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分类,7.1.2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各种费用如何界定?,7.1.2.1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 材料 工资 燃料 半成品 职工福利费 动力 辅助材料

4、 车间费用,直 接 材 料,直 接 人 工,制 造 费 用,销 售 费 用,管 理 费 用,财 务 费 用,7.1.2.2 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凡应由本期负担而未支出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 凡已经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本期发生的费用,要全部在本期记账,不应延至下期记账或提前结账。,7.1.2.3 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凡是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就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 凡是属于几种产品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就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7.1.2.4 完

5、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月末存在三种情况 产品已全部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产品都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果产品一部分已经完工入库,另一部分尚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就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分别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7.1.3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相关原始凭证,编制各项费用分配表;,第二步:归集和分 配辅助生产费用;,第三步:归集和 分配制造费用;,第四步:确定完 工产品总成本。,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图,领退料凭证,

6、材料费用分配表,职工薪酬结算凭 证,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其他凭证,折旧费分配表,其他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明细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明细帐,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本明细帐,职工薪酬分配表,7.2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7.2.1 生产费用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7.2.2 成本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2.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2.5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 分配,7.2.1 生产费用核算应设置的账户,“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 转入的辅助制造费用,结转完工并已验收 入库的产品成本,月末余额,为尚

7、未加工完 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借,贷,“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转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月末无余额,借,贷,7.2.2 成本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算分配间接费用的一般公式 : 费用分配率= 某种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种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额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之和,7.2.2.1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实例:,耗用材料分配表,根据“耗用材料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400 乙产品 248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电 6890 水

8、 77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700 供电车间 1100 供水车间 12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77870,7.2.2.2 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燃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燃料,外购动力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账务处理:,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工人的薪酬,记入“生产 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生产车间技术及 管理人员薪酬、企业行 政管理人员薪酬,在分 配时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科目。,借: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实例:假设吉澳公司12 月份应分配

9、的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共计24000元(按生产工时分配),一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800元;供水车间生产工人工资4000元,供水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供电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000 元,供电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吉澳公司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0%、12%、2%和10.5%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额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职工薪酬表”如表所示:,职工薪酬分配表 年12月,根据“职工薪酬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10、4320 乙产品 1216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电 6080 水 456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7296 供电车间 1824 供水车间 1520 管理费用 91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4000 职工福利 6160 社会保险金 10560 住房公积金 4620 工会经费 880 职工教育经费 660,7.2.2.4 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 其他生产费用(如办公费、固定资产修理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 ) 这些费用在发生或支付时,一般应根据有关原始凭证,按照费用的发生地点及用途,分别归集到有关的成本费用科目中。,没有专设成本项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

11、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常见的辅助生产车间,如: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提供生产工具的车间 那么,这些辅助车间发生的费用如何归集与分配呢?,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按辅助生产车间的规模大小有以下两种情况: 辅助生产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从而计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如果某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规模不大,其间接费用不多,为简化核算,可

12、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而直接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归集。,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原理,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 概念: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仅对外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特点:此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优缺点:计算手续比较简单、计算不够准确 适用范围: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形。 实例:见教材例

13、3。,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交互分配法 概念 特点: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两次进行:先交互分配后对外分配。 优缺点:计算出的各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成本内容比较完整,但分配手续比较烦琐,计算工作量较大,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 适用范围: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的企业。 实例:见教材例4。,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划成本分配法 概念 特点: 先根据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的受益量进行分配, 然后再将计划成本分配额与“实际”费用(原待分配费用按计划成本分入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进行调整分配。 为简化起见,差异可全部调整

14、计入管理费用。,适用范围: 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实例:见教材例5。,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顺序分配法 概念 优缺点: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劳务因素,计算工作有所简化。但由于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会受一定的影响。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采用。,7.2.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代数分配法 概念 特点:用数学方法设满足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条件的分配率为未知数,通过分配费用与待分配费用的恒等关系建立方式组来求解分配率。,适用范围: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

15、企业。 实例:见教材例6。,7.2.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账户一般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帐,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若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则“制造费用”账户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适应企业组织结构的分配方式 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实例:吉澳公司基本生产一车间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共计19772元,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如下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7.2.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上表,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3181 乙产品 6591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一车间 19772 思考:结合该例题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