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517694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0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答题误区》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啃”掉你诗歌分数的 五种失误 -前车之鉴,望引以为戒,反思:导致自己失分的原因,一、失误展示: 1.完全不看试题要求,导致答非所问 2.忽视题干隐含信息,造成要点不全 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造成理解有误 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5.对作品中的关键字体味不深,以致答题 有偏差,二、例说失误: 1.完全不看试题要求,导致答非所问,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06广东卷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 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3分,错误答案示例:

2、 1.“晚”从“带得钟声到海幢”中可以看出, 还有那些小船的归来,可以看出是“晚” “望”是从“远帆片片点归艭”中可以看出 失误:没有按要求列举“意象” 得分:1分 2.远帆片片点归艭;带得钟声到海幢 横空老鹤南飞去 失误:没有列举意象; 没有体现“晚、望”两个方面 得分:0分,二、例说失误: 1.完全不看试题要求,导致答非所问,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王闿运(1832-1916年),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撰著授徒。 问: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

3、情景?,错误答案示例: 1.描写了作者在驿亭中被猛烈的南风刮 起,感到十分的凄凉,听到瀑布泻下 的巨大声响,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 躺下静静地听着。 失误:误答成三四句描写的情景 得分:0分 参考: 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的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二.例说失误: 2.忽视题干隐含的信息,造成要点不全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题干隐含信息: 失分原因:,句句有“怨情” -逐句分析原诗 含混作答,二.例说失误: 2.忽视题干隐含

4、的信息,造成要点不全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关键词: 表现形式: 答题:,边塞诗 外部特征 + 内部特征 标志字眼 主题内容 外:有金河.玉关.青冢 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 内: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二.2:忽视题干隐含的

5、信息,造成要点不全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问: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说: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注: 1.分,情分 2.蔡家亲, 即表亲,巩固练习,二.2:忽视题干隐含的信息,造成要点不全 问: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 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 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

6、为优.”你是否同意这种 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隐含信息: 失分原因:,“三诗同一机杼” -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司空为优”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只谈“司空为优”,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 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 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我同意这种说法 同一机杼: 司空为优:,都善于状写景物, 善于设喻(以“树”喻“人”) 比韦应物、白居易的诗多了 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 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二.例说失误: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 造成理解有误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

7、潾(裴给事)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问:古人写诗,经常运用对比手法。 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对比的?,题目关键词: 失分原因:,白牡丹 -“玉盘”的本体; 紫牡丹的对比对象 误解“玉盘”为月亮,二.例说失误: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 造成理解有误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裴给事)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问: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对比的?,紫牡丹: 白牡丹:,前两句描写豪贵们争赏紫牡丹 的热闹场面。 后两句写白牡丹空对明月、 承着冷露而无人观看的情景。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

8、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本人 问: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题干关键词: 表达方式: 答题:,人生感叹 借助白牡丹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人格高洁, 却无人赏识的人生感叹。,二.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造成理解有误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08江苏卷)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巩固练习,二.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造成理解有误

9、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巩固练习,题目研读: 透露信息:,登金陵凤凰台 登:登临之作 金陵:南京,六朝古都 凤凰台:古台阁名,(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 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写六朝古都的

10、历史遗迹 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六朝兴废 人事沧桑 自然永恒,1 颔联内容: 1 颈联内容: 2 寄寓感慨:,二.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 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 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撰著授徒。 问: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 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 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例说 失误,二.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

11、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王闿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 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撰著授徒. 问: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 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 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例说 失误,题干关键词: 答题依据:,傲岸之气、情感内容 注释:作者介绍 诗句:不解愁风水 卧听瀑布滩雷,答题示例:“愁”字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瀑布 滩雷”体现了浩大的场面。上联的阴暗场面, 为下联的场面做反面铺垫。 失误:对注释视而不见,没留意“不解”二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风声和行船溯流而上 的艰辛,为描写情怀做

12、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自己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 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 “不解”:不自意,表现久历沧桑后的从容自信。 第四句:典型场景“卧听瀑布滩雷”,充分展现 诗人对一切艰险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得分:0分,巩固练习: 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 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 贺岁,作者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 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 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08江西卷)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3、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 贺岁,作者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 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 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08江西卷)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6分),把握注释: 透露信息: 虚实含义:,背景:南宋与金 感怀之作 实的是眼前景 虚的是心中情,(08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作 者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 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

14、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6分),淮河两岸舟船背驰 波痕难以接触 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对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实景: 虚情:,巩固练习: 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 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08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 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 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 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练习: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08山东卷)

15、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 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持取,捻弄 2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词中人物怎样的 感情变化?(4分),题干关键: 注释内容: 切合点:,表现手法、感情变化 捻(nin),持取,捻弄 人物动作 -内心感情变化的外化,(08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 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持取,捻弄 2问:划线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

16、化?(4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爱春-伤春(惜春)-无奈春归 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 表现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 -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表现手法: 感情变化: 答题:,(08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 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4分),题干关键词 暗含信息(指导答题方向),上阙 景物描写 无奈之情 如何表现,答题范围 列出所写的景物 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表现手法,(08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 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4分),铺径落红、弄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