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493588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共29张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教材整理复习篇,第3讲,20132016年安徽中考考情总览,结合安徽近几年中考分析,本讲主要考查了秦王朝和汉王朝的统治,分别以单项选择、组合列举和辨析改错的题型出现。2017年可能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考查丝绸之路或对历史人物或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如对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改革等的评价。,识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常考点),考点15,1.“贞观之治”,(1)出现时间:唐太宗统治时期。 (2)措施 用人与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认识到治理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魏征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赋役制度:减少服役的天

2、数,规定可用实物代替服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政治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法律制度: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定出贞观律,死刑条目减去一半,“鞭背”等酷刑被废除。 (3)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识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常考点),考点15,2.“开元盛世”,(1)出现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2)措施: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烧毁宫

3、内珠玉锦绣,不用奢侈品。 (3)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农业发展:农民创制新的农具,曲辕犁(左下图)和灌溉工具筒车(右下图)。,识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常考点),考点15,2.“开元盛世”,手工业发达:丝织品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中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繁荣: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市(商业区)和坊(住宅区)。,识记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常考点),考点16,1.科举制的诞生和完善 (1)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

4、式诞生。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科举制的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识记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考点17,1.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考点18,(1)农业: 从越南引

5、进并推广占城稻,水稻占粮食产量首位,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种植得到发展 (2)手工业: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瓷都;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的造船业发达 (3)商业: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早市和夜市;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识记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常考点),考点19,1.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经济中心南移,(1)衣: 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

6、定。官员和老百姓服饰明显不同。 之后,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出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2)食:饮食相当丰富,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方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饮茶、饮酒之风盛行。,识记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常考点),考点19,2.宋代的社会生活,(3)住:农村百姓的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多以瓦顶平

7、房为主;贵族官僚住宅相当宏丽;内地人已改席地而坐的习惯。 (4)行:宋朝缺马,百姓出行多以牛车、驴车为主;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驴、骡。那时的交通比较发达,住宿的邸店很多,南方有小舟、大船;海船备有指南针。 (5)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瓦子又称“瓦舍”,是东京城内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是都市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而出现的产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识记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

8、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常考点),考点19,2.宋代的社会生活,(1)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自然条件的变化,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政府鼓励、扶植经济发展。 (2)时间: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识记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常考点),考点19,3 .经济中心的南移,1.蒙古统一: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3.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9、始于元朝。 (2)设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西藏、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理解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20,4.民族融合 (1)表现: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没有差别。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理解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10、考点20,年七一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借古警今,开创未来。他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曾强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结合以上热点可以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空前繁荣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先进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处理好民族关系

11、,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科举制的沿革,【例1】(2016年衡阳)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中国古代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被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考点15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解析】由题干中“居思危,戒奢从简”“魏征”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轻徭薄赋,“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开创了“贞观之治”。 【答案】C,【例2】(2016年长沙)合

12、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 A.采邑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考点16 隋唐科举制,【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隋朝时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建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相较于前朝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相对公开和公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答案】C,【例3】(2016年西宁)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C.文成公主进藏D.玄奘西游,考点17 唐与吐蕃的交往,【解析】注意抓住路线图中关键信息“逻些”“长安”,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逻些是吐蕃的都城。AB发生在西汉时期,与路线图

13、无关;D中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天竺,故排除。 【答案】C,【例4】(2016年广东)“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B. C. D.,考点18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解析】 题目给出的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据此所有含的BCD三个选项可排除。 【答案】A,【例5】(2016年衡阳)下列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宋代的(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D 文化繁荣,考点19 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解析】 第一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

14、业发展;第二、三幅图片既有利于商业发展,又直接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答案】C,【例6】(2016年聊城)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考点20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考点20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由图中“甘肃行省“大都”“中书省”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的行政区划图。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B正确;雅克萨反击战发生在清朝,排除C;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排除D。 【答案】B,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