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4924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技术研究赵秀华 女 工学硕士 机械工程系助教王晓强 男 工学硕士 机械工程系讲师范桂杰 女 工学硕士 机械工程系助教1气动比例阀控系统摩擦力补偿及仿真研究赵秀华,王晓强,范桂杰文章摘要 在气动比例位置控制系统中,摩擦力的存在是影响其定位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叠加低幅高频颤振信号的方法,运用 BP 网络自学习功能在线调整颤振信号幅值,解决了由比例阀和无杆气缸的摩擦力引起的系统定位精度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关 键 词 气动比例系统;摩擦力补偿;BP 网络 The Friction Compens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Pn

2、eumatic Proportional Valve Control SystemZHAO Xiu-hua, WANG Xiao-qiang,FAN Gui-jie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precision position control in pneumatic system, friction must be compensated for. In this paper, A kind of Adding pulse signal to the original control signal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3、solve this problem, adjusting the value of the pulse signal online using the self-learning function of the BP networ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Key words: Pneumatic proportional system; friction compensation; BP network;在气动比例位置控制系统中,系统低速运行时会出现不平稳的现象,这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降低系

4、统的定位精度 1。这主要是因为系统中比例阀和气缸存在着静、动摩擦力等非线性特性。系统在低速运行时具有如图 1 所示的摩擦特性曲线,从控制理论上分析,这一现象将产生一个正反馈,从而引起系统不稳定(爬行) 。因此,克服摩擦力的影响是提高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图 1 低速运动时的摩擦特性曲线Fig.1 Friction property curve of low speed1 气动比例系统摩擦力特性及补偿分析摩擦力补偿有两个主要途径 2,3 ,即颤振控制和脉冲控制。颤振控制是在控制信号上叠加一个高频不等幅的信号。主要思想是颤振信号的幅值足够大以克服摩擦力,并且频率足够高以使在系统信号的频率范围上产

5、生扰动。由于从控制阀的输出幅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不可能产生一个高频压力信号加在气缸上,即使可能的话,结果也会使阀受到很大的磨损。对于脉冲控制,同样的,由于动力学因素和气缸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加在气缸上的高频压力信号。所以要补偿比例系统的摩擦力,必须使用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理想的摩擦补偿是在控制信号的变化方向上叠加脉冲信号的函数,每个脉冲都有足够的能量以消除静态摩擦。如果能量过小,阀会处于锁紧状态。如果能量过大,阀的滑动量就会超过所需的范围。本文主要是对图 2 所示系统的比例阀和气缸的摩擦力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它的定位精度。2 实验系统组成和原理如图 2 所示,本实验系统主要由无

6、杆气缸、比例控制阀、位移传感器、A/D、D/A 转换装置和计算机等组成。气缸采用 DGPL-25-500-PPV- A-GF-B 型无杆气缸,是系统的被控对象,目的是实现活塞位移按给定规律变化。传感器为 MLO-POT-500-TLF 型电位计式模拟位移传感器,是系统的反馈检测元件,在线检测活塞位移,输出电压随测量位置在010V 之间连续变化。比例阀采用 MPYE-5-1/8-010B 型 3 位 5 通比例阀,作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气动信号,驱动气缸活塞动作。A/D 、D/A 转换由应用技术研究2HY-6070 通用数据采集控制板完成。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比例阀、无杆气缸的控制

7、调节作用,使输入电压信号 与气缸位移反馈信号 ( 与气缸位移是eufuf线性关系)之差 减小并趋于零,从而实现气缸位移对输入信号的跟踪。2 实验系统组成示意图Fig.2 Sketch drawing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本文中所使用的摩擦补偿信号是由一系列低幅高频脉冲信号组成。摩擦力补偿的原理如图 3所示,在控制信号变化率方向上,对控制信号叠加一短脉冲。只要误差非零,信号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加在比例阀上的压力就会不断变化,直到阀开始滑动。图 3 叠加颤振信号的控制系统框图Fig.3 Frame drawing of the adding pulse signalcon

8、trol system控制信号由两部分组成: )()(tutuke式中 为 PID 控制器的输出, 为脉冲)(tuk信号, 的特征参数:脉冲时间间隔 ,幅值tk h,脉宽 , 由下式决定:a)(kppk ttusigntu0)( pt为前一脉冲时刻。为变量,通过 BP 网络自学习计算得到。BPa网络结构如图 4 所示,采用 383 的结构。图 4 用于自学习的 BP 网络结构示意图Fig.4 Sketch drawing of the BP network structure( k=1,2,3))(1()aka)2()(2) (eeCBA( k=1,2,3)其中 A、B、C 的值为 BP 网络

9、的输出。为系统对控制信号的跟踪误差;)()(kyre目的是通过在线调节补偿值,使性能指标函数极小化,其中, 为2/kE)(kr输入, 为系统输出。)(3 幅值 、脉宽 和脉冲间隔 kh的确定a应选定一初始值。如果 过大,比例阀开口a量过大,会导致气缸低压端产生真空,发生失控现象。测试表明: 选择在 0.01 0.04 范围内比较合适。本研究选取 =0.03。当阀滑动时,输入的能量不能太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脉冲信号的脉宽应该较小。在实际应用中, 不应小于采样周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采样周期, 可调。本研究取 =1.5 ,ST采样周期 为定位时间的 1/120。ST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 应比控制

10、器的采样时kh间间隔大,也要大于脉宽 。本文将脉冲间隔和脉宽 联系起来。 取为 ,其中khknk2 5,这里取 n=4。n4 仿真研究图 5图 8 是利用 MATLAB 中的 Simulink 软件对图 2 所示系统的摩擦力补偿方法的仿真图形。图 5、图 6 分别是补偿前输入信号分别为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时的仿真曲线,图 7、图 8 为补偿后的应用技术研究3仿真曲线。其中曲线 1 为理想曲线,曲线 2 为仿真曲线。图 5 补偿前阶跃信号跟踪图Fig.5 Simulation drawing of tracking step signal before compensation图 6 补偿前正弦信

11、号跟踪图Fig.6 Simulation drawing of tracking sine signal before compensation从图中可以看出,摩擦力补偿前,系统响应速度比较慢,定位误差较大,特别是正弦信号,而补偿后系统调节时间明显缩短,定位误差很小,理想曲线和仿真曲线几乎重合。这说明采用该补偿方法是可行的。图 7 补偿后阶跃信号跟踪图Fig.7 Simulation drawing of tracking step signal after compensation图 8 补偿后正弦信号跟踪图Fig.8 Simulation drawing of tracking sine

12、signal after compensation5 结论本文采用叠加脉冲信号的方法,运用 BP 网络自学习功能在线调整脉冲信号幅值,解决了气动比例系统中由比例阀和气缸的摩擦力引起的系统定位不准的问题。应用 MATLAB 中的 Simulink 软件补偿前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通过叠加脉冲信号并在线调整脉冲信号幅值对系统的摩擦力进行补偿的方法是有效的,补偿后,系统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参考文献:1 陆鑫盛 周洪 . 气动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99-401.2 丛爽. 两种补偿动态摩擦力的先进控制策略J. 自动化学报, 1998.2:236240 .3 B Armstrong-Helouvry, P.Dupont, C.C.de Wit, A Survey of Models, Analysis Tools and Compensation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Machines with FrictionJ. Automatica 1994, 30(7): 1083-1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