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4467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常规(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宁波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规范(试行)备课规范备课是教师个性化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小学科学备课常规即教学准备的常规,基本内容包括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设计。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应当包含以下四块内容:1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设,研究对策。2教材分析。在认真研究课标、明确课程性质、目标,理解课程基本理念,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教师用书,参加县(市、区)级、协作区或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材备课会的基础上,对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分析,把握体系,明析目标。3教学

2、策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学期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措施。4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进度表,写出教学课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践活动等时间安排,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期教学计划应在学期授课前制订好,开学时上交学校并存档。二、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整体内容分析。在通读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读懂单元编排体系,理清课文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单元内容的结构特点。2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全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三维目标。3列出教学需要的学具和教具,明确不足或缺少的学具和教具,以及解决办法。单元教学计划应在单元教学前制定好。兼课老师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对整单元内容要作

3、全面分析研究。三、课时教学方案设计2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1制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本课重点活动的设计。3准备教学材料。教师对于必需的实验器材、学具及课件(媒体)要及时做好准备、采集、制作等预备工作,结合当地特点开发课程资源。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活动,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关键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予以增减):(1)课题导入(2)确定

4、目标 (3)合作探究 (4)汇报交流(5)拓展延伸5板书设计。教学板书应科学、简洁明了、美观,重点突出。四、其他1重视教学材料的准备,做好课后材料的整理、保存、共享。提倡教师做好科学探究“下水实验” 。2认真写好教学方案,严禁无备课上课。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年龄专职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新教师的教案要重点关注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经验教师的教案应突出研究性和创新性。一般教龄四年(一轮)及以下必须手写详案,教龄在五年以上男 50 周岁、女 45 周岁及以下的可采用电子备课方式,每学期必须至少备好 4 篇重点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应放在服务器上便于共享和检查。男 50 周岁、女 45 周岁 以上的可以备

5、简案或在研究他人教案基础上,在教科书上以批注方式备课。兼课教师可以适度放低备课要求。3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县(市、区)教研部门、协作区、学校要为科学教师搭建集体研究的平台,保证科学教师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科学专题教研活动。建议通过集体备课方式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备课,实现资源共享。3附件: 范例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校五年级共有 3 个平行班,每班学生为 40 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人数所占比例约占总授课人数的 57%。通过前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比如观察、记录 、简单实验等。但五年 级学生普遍不善于 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对基础 知

6、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从年龄特征上看,此段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 着好奇,有 强烈地探究欲望,但其他学习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大多数学生处在一种喜欢科学课但又无法重视科学课的尴尬中。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安排及结构体系全册教材包括了“ 生物与环 境” 、“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运动和力” 四个单元,共 32 课,由 40 多个典型活动组成,分属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地球和宇宙”三个部分。这些课文已经不 仅仅研究特征,教材的着眼点开始放在向事物的发展变化推进。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

7、尝试 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主要内容(1)“生物与环 境” 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 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 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 大自然, 维护生态平衡的重4要性。(2)“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 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 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知道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

8、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3)“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单 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地表。(4)“运动和力 ”单元内容可分 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单位, 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

9、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三、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由于本册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2引导学生体验长期观察研究活动在本册学习中,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 现象,用柱状 图、折线图处 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10、。四、教学进度表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1 种子发芽实验(一) 2 10 地球表面的地形 12 种子发芽实验(二) 1 10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 15的地形变化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 10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2 蚯蚓的选择 1 11 土壤中有什么 13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1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3 做一个生态瓶 1 11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3 改变生态瓶 1 12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4 维护生态平衡 1 12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4 单元复习及评测 2 12 单元复习及评测 26 光和影 1 14 我们的小缆车 16 阳光下的影子 1 14 用橡

11、皮筋作动力 16 光是怎样传播的 1 14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7 光的反射 1 15 测量里的大小 17 光与热 1 15 运动与摩擦力 17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15 滑动与滚动 18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 16 运动与设计 1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 16设计制作小赛车18 单元复习及评测 2 17 单元复习及评测 29 期中考查分析 2 18 期末考查 3鄞州区华泰小学 吴 昊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教学计划一、单元整体内容分析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本单元旨在通过气泡图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水和空气的特性、6物体三态(

12、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征等的科学概念,并学会运用量筒 测量水的多少。本单元共 7 课。第 1 课,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质,初步学 习对周 围物质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 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 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 让 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比较, 进行有针对 性的教学。第 2 课和第 3 课,让学生对水和其他液体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 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等。第 4 课,让学生解决一个常见问

13、题比较水的多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明白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和工具进行比 较,但标准工具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第 5 课,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在空气内容的第 1 课,需要学生用 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在 实证的基础上, 让学生把水和空气进行初步的对比,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在第 6 课和第 7 课中,学生将探究空气作为一种物质的基本属性能占据空间和有重量。这将是学生关于水和空气概念 发展的一次提升,也将深化前面一系列探究水的各种属性的活动。这两节课开展的仍是水和空气的比 较活动,不过比较的重心已从性质的差异转向相同特征的抽象。在第 7 课后半部分的活动是将让学生对本单元

14、的学习进行一次反思, 对石头、水和空气进行对比, 实际上是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这 是一次评价的机会,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单元学习后在科学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 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 积。2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 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 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3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74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二)过程与方法1对液体、固体和气体进行系统的比较

15、观察。2识别并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3借助其他媒介和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观察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4利用文字、图表、 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 实验和测量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5运用口头、书面的形式,有目的地 进行过程与方法的交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2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3认识到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 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认识测量需要标准工具。有了标准工具, 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 为可能。三、单元实验器材统筹安排课题 小组准备 演示准备水7 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

16、、4 个透明塑料袋、1 块石头、1 块木头、1 瓶醋、1 瓶牛奶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水和食用油的比较2 个烧杯、1 片玻璃、1 张蜡光纸、1 根玻璃棒、1 个玻璃杯、1 个塑料瓶、1 个水槽2 个试管、2 根长木条谁流得更快一些1 小杯水、1 小杯油、1 小杯洗洁精、1 块玻璃、3 个滴管比较水的多少3 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 个量筒、1 条纸带、胶水500 毫升量筒 1 个我们周围的空气 2 个透明塑料袋、2 个玻璃杯、1 1 根香、1 个打火机8个水槽、1 个吹泡泡器、1 杯洗洁精或肥皂水空气占据空间吗1 个玻璃瓶、1 个玻璃杯、2 个注射器、4 根吸管、纸巾 2 张、1 块橡皮泥。1 个玻璃杯、纸巾 2 张、1 个水槽空气有重量吗1 根长细木条、3 根细线、1 块橡皮泥、1 个气球、1 个皮球(、 1 个托盘天平1 个皮球、1 个托盘天平鄞州区钟公庙小学 陈微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