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426423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6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义引申义dps》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 2.探求本义的途径。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 2.词义引申的方式。,(一)词的本义,1、 什么是词的本义 ? 通常词的本义是指词在文字产生之初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鼻),自亦声。”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周易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 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庄子秋水:“消息盈虚。” 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舒祺。” 史记孟尝君列传:“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相关概念辨析,(1)词的基本意义与词的本义

2、 (2)词的原始意义与词的本义 (3)字的本义与词的本义,(1)词的基本意义与词的本义,“基本意义”是现代汉语中术语,指词的常用义。这里一个词的本义不一定是常用义。 彊 本义是“弓强有力”(挽弓当挽强), 基本意义是“坚强有力”。,(2)词的原始意义与词的本义,“权” 说文木部:“黄华木。” 尔雅释木:“权,黄英。”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物”本义为杂色的牛,后引申为事物。 说文牛部:“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3)字的本义与词的本义,词的本

3、义指一个词本来的意义,从使用的角度来说的。字的本义是指字形所反映出的意义。 圂 说文囗部:“圂,厕也。” 玉篇囗部:“圂,豕所居也。” 汉书五行志:“豕出圂。”颜注:“圂者,养豕之牢也。”,牢 说文:“閑,養牛馬圈也。” 牧 说文:“養牛人也。从攴从牛。” “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 牷。” 周礼地官牧人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益 说文 皿部:“饶也。从水,皿。”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字 说文 子部:“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王充论衡 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2.探求本义的途径。,(二)词的引申义,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 引申义指由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是造成多

4、义词的根本原因。 词义引申是有条件限制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它们之间一定要在性质、形状、用途、方式等方面有相似点或相关点。,探求引申义形成的途径(传统),(1)链锁式引申 (2)辐射式引申 (3)综合式引申,(1)链锁式引申,说文:“习,数飞也。”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论语:“学而时习之。” 战国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孟子尽心上:“习而不察焉。”,(1) 链锁式引申,习 A.鸟反复练习飞翔 B.复习,练习 C.熟悉,通晓 D.习惯,(2) 辐射式引申,说文:“引,开弓也。”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 史记:“汉王则引兵渡河。” 孟子:“天下之民皆引领北望之矣。

5、” 战国策:“秦军引而去。” 战国策:“引酒而饮之。”,引,A.开弓 B.引导;率领 C.延长;伸长D.后退,退却 E.取过来,(3)综合式引申,说文:“朝,旦也。”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韩非子五蠹:“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战国策齐策:“入朝见威王。” 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荀子礼论:“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朝 A.早晨 B.朝见 C.朝廷 D.朝代 E.一日F.初,2.词义引申的方式。,1)由临时意义约定俗成 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环境而生发出新的含义,并渐渐固定下来成为新

6、的义项,包括相类引申和包容引申两种。,包容引申:,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 说文隹部:“雄,鸟父也。从隹厷声。”“雌,鸟母也。从隹此声。”,2)由修辞意义约定俗成 修辞义固定在词义系统中,进而成为该词的固定义项的过程,常用的修辞方式是比喻和借代。,比喻:,【狗彘】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汉贾谊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 【鹰犬】后汉书陈龟传:“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 【鱼肉】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虾

7、眼】唐吕岩大云寺茶诗:“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細浪俱。 【鸭脚】宋陆游十月旦日至近村:“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虎口】 战国策齐策三:“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有的是用动物外形或身体部位代其他事物。 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唐孟浩然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恡,时望鲤鱼传。,有些借代引申着眼于动物的功能和作用。 唐韩愈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洪兴祖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归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于春晓鸣,江南谓之春唤。”,有些引申用动物身上有标志性的部位代动物。 如:鳞是鱼类的特征,所以诗词中常用其代“鱼”或“龙”,“吞舟鳞”即.,“游鳞”即,“犯鳞”表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典故性借代,典故性借代词的意义源自历史传说、明间传说或古书词句的,往往需要背景知识的参与才能理解。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者, 河东人也。 显宗世,为叶令。 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於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