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25975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第二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第 1 页 共 6 页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学 校班 级姓 名学 号第 1 页 共 6 页丹东十中 2014-2015 学年度(上)九年第二次语文质量监测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今天,请拿起你的笔,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智吧!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A. 静谧(m) 峰峦(nun) 骸(hi)骨 锲而不舍(qi)B. 收敛 lin) 菡萏(dn) 叱咤(ch) 毛骨悚然(sng)C. 门楣(mi) 褴褛 ( l ) 蝉蜕(tu)

2、吹毛求疵(c)D. 砭骨(bin) 栈桥( zhn ) 倜傥(tng) 销声匿迹(n)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诚惶诚恐 一愁莫展 相形见拙 别出心裁B、食不裹腹 貌合神离 故技重演 呕心沥血C、莫名其妙 乔装打扮 郑重其事 走投无路D、英雄辈出 按部就班 辛苦姿睢 一张一弛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

3、止。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 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B“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C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在我国古代

4、,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 ,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 B. C. D.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 ,作者是我国汉代的司马迁。B 醉翁亭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是北宋范仲淹。C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曲牌名。D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

5、7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2 分)有一种爱,它不张扬;有一种爱,它不善表达;有一种爱,它不能轻易被人读懂。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团结一心,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海笑了,海羞了,朝着沙滩探出冰凉而又晶润的手。B.拟人 排比 比喻 夸张 A.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C.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D.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8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 (2 分)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描写)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

6、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议论)C.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抒情)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说明)9.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你身边的同学也存在着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你将怎样去劝说他?请选出下面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 ( ) (2 分)A.不要浪费粮食,你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B.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赶紧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要让别人看见了。C.不想吃的食物就这么倒掉了,你不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吗!D.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

7、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吧!10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第 2 页 共 6 页第 2 页 共 6 页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学 校班 级姓 名学 号第 2 页 共 6 页A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因为不服从大人国国王让他侵略邻国命令而受到迫害,不得不逃了出来。C 水浒中的宋江因在浔阳楼的墙壁上题了两首反诗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弄场被梁山好汉搭救。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乐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0 分)11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2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

8、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 ,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15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16 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17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18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甲】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

9、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10、,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 其力以脱于虎豹 之秦。嗟乎!盂尝君特 鸡鸣狗盗之雄 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注释】赖:依仗,依靠。虎豹:像虎豹一样,特:只、仅仅。雄:首领。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所以:的原因。2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以五百里之地

11、易安陵( ) (2)休稷降于天( ) (3)而卒赖 其力以脱于虎豹 之秦( ) (4)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2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2.翻译。 (4 分)(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 分)(2)嗟乎!盂尝君特 鸡鸣狗盗之雄 耳,岂足以言得士?(2 分)23结合【甲】 【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2 分)三、阅读下面三篇现代文,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2430 题。 (共 16

12、分)明月清泉自在怀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

13、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第 3 页 共 6 页第 3 页 共 6 页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学 校班 级姓 名学 号第 3 页 共 6 页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 ,只不过是少年 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

14、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 ,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 “空山”是一种胸襟, “新雨”是一种态度, “天气”是一种环境, “晚来”是瞬时的境遇。 “竹喧”也罢, “莲动”也罢, “春芳”也罢, “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