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25289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论文-浅析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我国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TBT 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 TBT)由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三部分组成,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

2、性限制措施或法规,在主观或客观上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WTO 关于的 TBT 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 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 协定),于 1995 年 1 月 1 日 WTO 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已经直接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损失,其扩散效应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与其它贸易限制措施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隐蔽性,一旦出现,影响巨大,而且损失难以避免。那么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什么容易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

3、可以从国内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中国农产品自身标准的落后性 中国农产品领域目前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标准与国际标准和进口国标准还有差距,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而且中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使企业产品出口不畅。 2、中国农产品市场秩序没有理顺,农业管理体制落后 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内部壁垒严重,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没有形成局部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秩序相当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对出口市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此外,中国农产品生产管理和市场监管的力度不够,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对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不够,流于形式。中国目前尚没有一部完备的食

4、品安全立法。 三、利弊同行TBT 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 1、负面影响 (1)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受影响的农产品企业日益增加,造成的损失逐年加大,截止到 2007 年 7 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为 88,5 亿美元,同比下降 0.77,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 6。(2)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的难度。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其它手段对进口产品制定苛刻的技术法规或标准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我国的农产品一时难以达到其要求而无法获得市场准入。

5、并且这种情况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明显加剧。 2、正面影响 (1)提高国内农产品检测技术。TBT 在给我国农产品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上较多追求农产品数量增加,对农产品质量问题重视不够,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接轨,农业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使得农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国内检测技术及监督力量薄弱,许多质量问题未显露出来。这就促使我国农产品出口行业对现有农产品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进行反思。 (2)加大对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等的建设、管理和监督。我国沿海各省市率先加大了农产品标准化等的建设。例如广

6、东省河源市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视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广东湛江在建立湛江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督网络的同时,还注意做好养殖基地建设,抓好加工环节质量监控,防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进一步强化国家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这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基础和硬工夫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陈旧、水平低,甚至无标准生产,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我国的差距是明显的。而只有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才能实现农业的国际化、现代化。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最好的办法是提高本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制订新的卫生安全标准。 2、大力推进环保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是尽快提高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粮食的发展。加强无污染、无公害生产资料的开发和推广,提高生物农药产品的稳定性,降低成本,淘汰对人体危害大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研究开发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在确保粮食的质量、创造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实施行之有效的绿色营销战略。以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培育支柱产业,扩张市场,从而提高品牌的营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