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纲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21675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纲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既要重视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要重视应用开发的研究。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必理(重心) 、教学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差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教师心理。第二节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二、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内

2、容(一)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二) 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三) 学习心理(四) 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五) 问题解决与创造(六) 技能的形成(七)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八) 学习策略(九) 学习的动力机制(十)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十一) 课堂设计的心理学问题(十二) 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三节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记)(一) 客观性原则(二) 系统性原则(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 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二、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身体发展一、小学儿童身体

3、发展的一般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均匀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快慢交替出现。二、 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表现身高和体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展三、 促进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因素营养、睡眠、适宜的运动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2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现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一、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一) 小学儿童的注意1、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2、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3、 人们注意力的好坏集中表现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注意品质上。(二) 小学儿童的记忆发展1、 记忆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2、

4、记忆发展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意义记忆的方法有复述和组织)(三) 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皮亚杰把人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动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小学生处在具体运算阶段: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二、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性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赛尔曼将儿童友谊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主为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2、单向帮助阶段 3、

5、双向帮助阶段(小学)3、 亲密共享(有强烈的排它性)5、择友严密,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认知、人格、性别)请根据小学儿童个体差异的表现,论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一、认知差异(一) 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即智力差异,表现为智力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二) 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三) 认知风格的差异二、人格差异(一) 气质差异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二) 性格差异三、性别差异第三章 学习心理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一、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个

6、体获得知识和经难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二、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1、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2、 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3、 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3三、 小学生学习的类型1、 知识的学习2、 技能的学习3、 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 行主主义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白老鼠斯金纳箱)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顿悟说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三、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1、 机械学习: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缺少理解的单纯重复、死记硬背的学习意义学习:

7、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2、 学习动机的三个成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的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四章 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第一节 知识概述一、知识的含义(一) 陈述性知识: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二) 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通过产生式来表征二、知识学习的过程(一)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二)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一、 概念学习两

8、种形式:1、概念形成 2、概念同化二、 原理学习两种形式:1、发现学习 2、接受学习第三节 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一、 迁移的分类(一)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二) 正迁移和负迁移(三) 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产因不明确)二、 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教学原则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 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二) 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4(三) 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四) 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五) 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六) 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 问题解决第二

9、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的情境因素(一) 知觉情境(二)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三) 功能固着(四) 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个人因素(一) 有关的知识背景(二) 智力水平与认知特点(三) 个性倾向性及气质、性格特征动机的强弱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 U 型曲线” ,曲线表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至达 到一个高点。超过最高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反而会造成问题解决效率的降低。四、酝酿效应第三节 创造性一、

10、创造性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一) 含义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二) 特征一是首创性;二是有社会意义(三) 构成1、 创造性意识2、 创造性思维过程3、 创造性活动三、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一) 影响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二) 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P127:1、 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 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解决联想能力4、 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5、 头脑风暴法6、 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一、

11、技能的概念5(一) 动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二) 智力技能: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动作技能分为四个阶段:认知、分解、联系定位、自动化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达到熟练操作。三、 动作技能的培养(一)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二)示范与讲解(三)练习与反馈如何进行动作技能科学的练习?P1451、 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实地练习法、程序训练法、动作时间分析法、心理练习法、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2、 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3、

12、提供恰当的反馈如何科学进行智力培养练习?P1511、 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2、 丰富练习形式,举一反三3、 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第七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一节 品德及其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 知道德认知2、 情道德情感3、 意道德意志4、 行道德行为第二节 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一、品德发展的理论(一) 皮亚杰的品德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他律) 、可逆阶段(自律,这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公正阶段。(二) 柯尔伯格的品德

13、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三节 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心理学技术(一) 说服(二) 角色扮演(三) 榜样学习(四) 奖励、惩罚(五) 小组道德讨论6三、学生品德不良的预防和矫正(一) 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环境:家庭、社会、学校教育者工作上的失误心理:缺少正确的道德认识、表现异常的情感、明显的意志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二) 学生不良品德的类型过失型、不良行为型、攻击型、压抑型(三) 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1、 晓之以理,以知引人(1) 消除疑惧心理,打开心扉(2)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心理接触、心理相容、提供范例

14、,增强是非感2、 动之以情,以情感人(1) 真诚热爱学生,引发其上进的理智感(2) 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其自尊和自信(3) 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其内心震动3、 导之以行,以行练人(1) 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2) 锻炼其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其良好的行为习惯4、 持之以恒,以志树人5、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第八章 学习策略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含义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的措施和方案,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学习策略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二、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迈客卡的学习策略分

15、类系统此分类系统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部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一) 认知策略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略。它包括复述策略(重复、抄写、划线) 、精加工策略(想象、总结、作笔记、答疑) 、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二)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习的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的策略。它包括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 、监控策略(自我检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 、调节策略(调整速度、复查)(三) 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它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 、学习环境管理、

16、努力管理(调整心境、自我强化) 、寻求支持。第二节 常用的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计划和监控策略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及时复习 2、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 试图回忆74、 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5、 调动多种古字参与学习6、 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第九章 学习的动力机制一、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二、 学习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2、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3、长远动机与短暂动机4、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三、 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2、成就目标理论埃姆斯、德威克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4、韦纳的归因理论四、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培养学习兴趣1、满足学生的需要2、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3、教师有效地教学(二)设置有效的目标 1、确定表现的而非结果的目标2、确定挑战性的而非轻而易举的目标3、设置现实的而非笼统的目标4、设置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