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20248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一、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郁达夫通过故都的秋完美的诊释了这样一种感情。那么这篇文章所诊释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用的什么手法表达的呢?如想读懂一篇文章,必要先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所以,我们就先来分析下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以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

2、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从 1921 年 9 月到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本文。这些经历使得郁达夫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故都的秋的创作源泉。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与理解。我将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句子的赏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中重

3、点在文章的写作特色上。(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故都的秋 ,顾名思义,这篇文章描写的地点是“故都” ,描写的景物是“秋”的景色。从“故都”二字分析,所谓故都,即原来的都城,也就是北平,这篇文章描绘的就是北平的秋,但作者却没有用北平二字,而是用了故都,则更具有感情色彩,饱含了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也一下子把题目赋予了情感,而不是空洞洞的概括。 “秋” ,即秋天,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古今中外写“秋”之人不在少数,而作者把“故都”这一人文景观与“秋”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却是很少见的。通过这篇文章的诵读之后,我理解到,这篇文章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对故都的秋与南方的秋相对比,抑南扬北,突出对故都的秋的无限

4、的喜爱与眷恋,也是对祖国的喜爱.爱国情感油然而生。(二)文章的写作特色故都的秋采用了总分总的格式,虽说是散文,但却不乱。本文共 14 个自然段。第一段总写了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的特点,且清,且静,且悲凉。作者不远万里来体会这秋味。从第二段开始一直到第十三段,这是分着写的北国的秋的特点,通过南北之秋的对比,通过意象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和对它的喜爱之情。最后一段则是对作者感情的一个综述,通过这一抒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的喜爱之情。本文中的对比运用的十分突出。整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整体上北国的秋与南方的秋的对比,到细节上甚至于北国的雨与南方的雨的对比,运用的十分突出。例如:“北国的

5、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和“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 ”通过北国的秋与南方的秋的整体对比,突出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特有的感情。再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接下来是作者对北国的雨的具体的描述,再一次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对比四:“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和“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自然而然地也能够

6、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写作上的独特数不胜数,真正体现了大家的风采。语言用的及其朴实自然,所抒发的隋感也格外的真实。郁达夫那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使人们,尤其是在外的游子品读故都的秋之后,会格外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吧。(三)文中句子赏析第一,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 ”秋味一词,我认为运用的恰到好处,独运匠心。以前很少有人用这一词汇的,只知其色,却不知其味,但郁达夫却想到了这个词,品尝秋味,赋予之情感。更加感受到了秋的气息。第二,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一个铺字,用的及其传神。即表达出了

7、数量之多,又写出了花落的无声,一举两得,惟妙惟肖。好像是有人在夜里偷偷的铺了满地的落蕊,伴着花香与清凉,格外沁人心脾,倍感轻松,在南方的压力也消失的无影踪。(四)结语郁达夫是一个真正懂秋的人,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文章中反复提及到的秋味,实际上更是他对生活的品读与感悟。它从作者的心的最深处流淌出来,道出了故都之秋的神韵,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二、 故都的秋的教学内容确定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佳作,是高中散文鉴赏教学的重要一课。然而,在教学中,总觉得有丝丝遗憾不能释怀。以下两点是我教学时的一点感悟。(一)首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意识故都的秋的开头两段,作者以北

8、国之秋与江南的秋相对比,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中“我的不远千里,这故都的秋味。 ”这句话中连用两个“赶上”和一个“也不过”含义深刻,意味隽永。本文写于1934 年九一八事件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此时,郁达夫怀着看最后一眼故都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此时他的心情就像一件心爱的宝物,即将被人抢掠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深怀眷恋而又无奈,这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内心苦苦的挣扎以及个人境遇的凄悲,使作者品出的故都的秋味便是清、静、悲凉的。如果这里没有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和作者情感的深人理解,鉴赏下文五幅画面就失去了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理解的根基。文章最后三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古今中外的文人

9、学士对秋的感受,突出“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通过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四个比喻句中的对比,含蓄巧妙地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浓烈。最后作者在无奈中甚至愿减少寿命来留住故都的秋,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二)鉴赏五幅秋景图,品析语言,解读作者的内心情怀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清秋奇果这五幅秋景图,作者从中品出了故都的秋味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既觉得细腻,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句话是理解清、静、悲凉特点的一把情感钥匙。1、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的蓝朵。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看着碧绿的天色,吹着清秋的晨风,听着

10、驯鸽的飞声,细数着槐树叶漏下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蓝、白的牵牛花,想着花下疏落的秋草,这样的情景氛围怎一个“清”字了得。清凉、清冷、清净、清闲,这寒意阵阵的清秋早上透出作者复杂的心情。在 30 年代的中国,战乱连连,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颠沛流离,个人的愁苦与家国的苦难同在,作者在这双重“秋”意中既痛苦又细心地品味着故都的秋味。对这幅秋景图的鉴赏可设置一个整体的情景氛围,通过人情人境地联想,体会破屋中所见所闻景物的特点,走进作者此时的心中,才能品出故都秋味“清”的内涵。2、秋蝉残声。在故都的民宅内,胡同旁,槐树下,房前屋后静听着秋蝉的啼唱,嘶叫。此处不仅是以声衬静啊!读到此处,心中一直疑惑

11、,人们总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为什么作者在清冷的秋天独自一人去聆听声嘶凄厉,时断时续的秋蝉的嘶叫声?为什么作者将秋蝉的叫声称为“啼唱”?蝉是牵愁惹恨的意象,寒蝉声让人柔肠寸断,在生命最后一息的秋蝉挣扎地发出一丝丝的啼叫,作者似乎听到了故都将沦陷时自己心中发出的凄厉的喊声,那是挣扎而又无奈的喊声。四周越静,叫声越痛彻心扉,他谛听着,忍着内心的痛苦在谛听着,欣赏着。3、秋雨话凉。北国秋雨来临前的氛围:灰沉沉的天,一阵凉风,风卷落叶,尘土漫漫,行人脚步匆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层悲凉。都市闲人的对话中的“层”听着像“阵” ,作者说“倒来得正好” ,阵阵悲凉落在作者的心里。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衣食无

12、所安,颠沛流离,何等的沧桑,凄凉,这是人生之秋的悲凉。家国之秋的悲凉岂是都市闲人能领会得到的,他们见面只寒暄天气的冷暖。那是一种沧桑中的悲凉。4.清秋奇果。枣子是北方一种普通的果子,枣树叶落,到处能看见那红红的秋枣饱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成熟中透着坚强。在“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后,赶到故都再看一眼时,却是她即将沦陷,被践踏的时候,此时是不是引发作者联想到将被异族践踏、摧残的故都也会像鲜红的秋枣遭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一样?那是一种痛心的悲凉。作者那看似清闲的赏花,听蝉的情怀,实则包含着在人生之秋,家国之秋中内心的无奈、痛苦、挣扎,深怀、眷恋又无力护佑的落寞、凄苦,这深沉的情怀要细细地体会。参考文献1肖文宇.我言秋日盛春朝.科技视界,2000.112陈丽华.浅论“中心论阅读模式”.陕西教育,2014.13杨勇胜. 试谈故都的秋的情感培养.音春岁月学术版,2013.124董旭午,崔琪. 这故都的秋味.语文教学研究,2014.25刘丽萍.评故都的秋之三层美.人文社会科学,20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