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134170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共两党关系专题》ppt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伯雄 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 吴伯雄表示,过去几年两岸双方在和平发展的正确路线下促成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成为60多年来最为和平稳定的时期,值得共同珍惜与巩固。目前两岸关系出现历史的新机遇,应该好好把握,继续向前,行稳致远,把和平发展的根基扎得更牢固。希望两岸增进互信,累积善意,深化合作,扩大交流,在“和平稳定、经贸共荣、文教交融”的理念下落实良性互动。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胡锦涛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 胡锦涛指出,过去4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展现出和平发展新局面

2、。实践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认同,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肯定和欢迎。当前,两岸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临着继往开来的新形势。胡锦涛强调,我们将继续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主线,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胡锦涛强调,两党和两岸双方继续巩固和增进政治互信,仍然是今后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首要关键和前进动力。增进政治互信,重在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为此,需要采取实际行动,作出更多努力。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

3、,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有利,对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利。,2012年3月22日新闻 胡锦涛:国共两党应再创新局,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1924-1949(25年),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历程,(1)1924年1927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2)1927年1937年 十年对峙时期,(3)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4)1946年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 时期,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历程,重大事件:创立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重大事件: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九一八事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

4、变,重大事件:七七事变、反法西斯战争、南京大屠杀,重大事件: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两次合作异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 (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相同点,(4)领导权不同:前者由国民党掌握主要领导权,后者国共两党各自领导本区域的政权和军队。,(5)方式不同:前者是采用党内合作,后者采用党外合作。,(6)结局不同。前者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成功,抗日战争胜利。,(3)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2)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有共同纲领新三民主

5、义,后者没有纲领。,(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不同点,第一次合作:1924年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第二次合作:1937年 七七事变,第一次破裂: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结果:北伐失败导致国共十年对峙 第二次破裂:1946年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结果:祖国大陆与台湾再次分离,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两次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两党阶级本质不同; 阶级利益的不同,感悟或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我们希望海峡两岸的不同党派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排除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为了中

6、华民族的利益而再次实现合作,用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国共两党的伟大使命。,1.毛泽东说:“我们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又说,“1927年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等人对孙中山 革命事业的背叛”。这里所说的“孙中山革命事业” 的含义是 A领导辛亥革命 B.建立同盟会 C建立中华民国 D掀起国民革命,2.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转折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

7、根本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 B.国民党急补充新鲜血液 C.中国共产党的积极配合 D.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需要,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共合作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国共两党之间关系如何曾经直接影响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请出题: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

8、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温家宝京华时报2009-03-14,(1)材料一中提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领导了国民革命

9、运动”。请问这场革命运动 中最有代表性的战争是什么?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专门创办了一所什么学校?(2分) (2)“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正式开始,哪一事件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又是什么?(2分)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17世纪却被哪个国家侵占?后来又由谁收复的?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其管辖,又设置了什么机构?(3分) (4)19世纪末期,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台湾再次被外国侵占?哪一场战争结束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分) (5)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有利于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1分),答案: (1)北伐

10、战争;黄埔军校(2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2分) (3)荷兰;郑成功;台湾府(3分) (4)马关条约;抗日战争(2分) (5)综合国力增强;人心所向;一国两制;香港、澳门成功回归;有利的国际环境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材料一:2008年5月26日至31日,在国民党重新获得“执政权”、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的积极变化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首次以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两人就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 材料二:胡锦涛强调: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首先要建立互信,这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

11、展特别重要。反对“”、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其次要搁置争议。必须看到,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实面对,妥善处理。有了互信,再加上搁置争议,双方就能够求同存异,也就能够通过交流和协商不断累积共识、共创双赢。,问题一: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 些成果? 问题二:“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与国共两党合作破裂的历史有关, 两次国共合作破裂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问题三:国共两党“合作分裂”的发展历程给你什么启示? 问题四:根据材料二,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意义。,答案: 问题一:北伐胜利进军,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抗日战争的胜利。 问题二:十年内战;三年内战(或两岸分离)。 问题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问题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 问题五: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局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