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120673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基本知识》ppt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基础知识,高考专题复习之,开始,正确理解词句 准确把握形象 鉴赏表现手法 把握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高考能力要求:,鉴赏切入点:,意象,实例,形象,手法,风格,联想,语言,意象:,意是指作者主观感情,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人、事、物、景等)。意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抒情言志的载体和媒介,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如:月、菊、梅、松、莲、柳、雁、梧桐、杜鹃、鹧鸪、寒蝉、燕、浮云、流水等。,返回,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例如:,蝉(唐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

2、藉秋风。,问:诗中的“蝉”具有怎样的形象?诗人借“蝉”抒发了怎样的情志?,返回,联想:,联想是根据诗歌所给的特定条件,进行再创造的思维过程,是欣赏诗歌的必要环节。没有联想就没有诗歌。,例如:,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问题:诗中暗含三问和三答,请补出。,前进,例如:,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回满塘。,问题: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早”的?,返回,语言:,语言是诗歌的外在表象,是读者对诗歌获得的第一印象,也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流的唯一途径,因此语言的理解与品味则是理

3、解诗歌必需的手段。 在诗歌鉴赏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特殊词语:,动词:,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前进,“排”突出了一种动感和向上的气势,给人以生机和活力,这正是诗人在厄运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的乐观思想情绪的体现。,问: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形容词:,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前进,“绿”通过使动用法写出了春天来到时的那种满眼的绿色和蓬勃的生机,突出了动感,使春天的形象可见而可感,形象而生动。,诗人在用“绿”前,曾先后用过“到”“过”“满”

4、,哪个字最妙?请说明理由。,修饰语:,前进,闺怨(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问:全诗中最能表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词语是什么?请说明依据。,前两句写闺中少妇梳洗打扮登楼赏春,第四句写后悔让自己的丈夫寻觅功名而别离,用一“忽”字写出了因离别而生出的悔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情绪上的变化。,数量词:,早梅(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前进,问:原诗中为“昨夜数枝开”,后改为“一枝开” ,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答:“一”更好,更能体现出“早”。,颜色词:,一翦

5、梅(宋 蒋捷)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前进,问: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是什么?请说明理由。,答:“红”与“绿”暗示了时间变化之快,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变得具体可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返回,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突出了清冷的氛围,加重了愁苦的心境。,表现了所居之处的清静、和谐、朦胧之美,突出对所居田园之喜爱。,突出强调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风格:,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

6、格。,例如:,山水田园诗:清新,恬淡,追求自由生活; 边塞诗:豪放,壮阔,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或思乡之情; 送别诗:哀婉,感伤,抒发对友人的留恋和思念,表达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凄凉;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抒写不媚权贵和不同流合污的理想,有时也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苏轼的词旷达洒脱,抒发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理想; 辛弃疾的词慷慨愤世,表达报国杀敌的志向和不被重用的感伤。,返回,手法:,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比拟、对 偶、对比、双关、反问、借代、衬托等;,从抒情手法来看:常用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用典、即事抒怀等

7、。,从描写方式来看:直接与间接描写、动与静、虚与实、色彩与声音、视觉与听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烘托等;,辨析,从表现手法来看:常用的有比兴、虚实结合、想象、对比、衬托、象征等。,从表达方式来看: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对比与衬托的区别,示例,对比:两个事物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结果,重在 比较,以示其差别,没有主次之分。 衬托:两个事物有主次之分,次要的事物用以陪 衬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之说。,对比与衬托的判断,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 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示例,对比与衬托的判断,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