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5097117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节,春节的时间,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春节的习俗,贴春联,除夕守岁,祭天祭祖,走亲戚,放鞭炮,吃饺子,春节的传说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 ,它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听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过年家里都喜欢在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敬德两位将军的画像,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古时候,泾河龙王与一个算卦先生打赌,犯下天条,被玉皇大帝判死刑。泾河龙王托梦唐太宗李世民,让唐太宗赦免他,太宗应允。第二天,太

2、宗和直言敢谏的大臣魏徵下棋,魏徵突然睡着,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的冤魂责怪太宗不讲信用,常来索命。太宗一病不起,游了阴间,被十阎王谅解,重返阳。这就是西游记的起因。怕泾河龙王来索魂,就让秦琼和尉迟敬德守门,平安无事。太宗又觉得过意不去,就把二位将军像贴在门上,也平安无事。传到民间,于是,民间也贴两位将军像。,春节的诗歌,岁日赠拒非 唐 元稹 君思曲水嗟身老, 我望通州感道穷。 同入新年两行泪, 白头翁坐说城中。,新年 宋 苏轼 晓雨暗人日, 春愁连上元。 水生挑菜渚, 烟湿落梅村。 小市人归尽, 孤舟鹤踏翻。 犹堪慰寂寞, 渔火乱黄昏。,元宵节的时间,每年阴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吃

3、元宵,观 灯,舞狮子,猜灯谜,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元宵节的诗歌,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

4、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清明节的时间,大致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那天为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

5、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清明节的传说故事,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

6、,恸哭不已。,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的诗歌,清明 宋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中秋节的时间,每年农历的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习俗,赏月拜月,吃月饼,放河灯,观潮,中秋节的传说,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中秋节的诗歌,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