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96406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学科教育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教育论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国务院新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到 2005 年全国中小学都要推行研究性学习。这就是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快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研究,推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

2、、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 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什么是电阻,然后我提问:“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学生互相讨论,1、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由 1 伏增加到 2 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体两端 2 伏的电压由两个 1 伏组成的,每个 1

3、 伏电压都形成了电流,两股相同的电流合在一起,电流就大了。2、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由 6 欧减小到 3 欧,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接着我又问:“怎样来检验你的推测呢?”学生的回答是:实验。于是我让学生互相讨论这个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有许多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法”,我给予了肯定,学生分组把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再回顾整个过程有无不妥之处,最后,得出了结论即欧姆定律。 像物理的压强概念,焦耳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家庭生活用电、许多

4、物理实验等,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亚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多数学生只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忽视学习过程中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

5、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复习电学知识时,我先向学生出示一个旧充电电池,它仍能向外供电,但上面的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就问学生,能否直接把它接在单放机或录音机上使用,有人说不能,有人说能,有人说会烧坏单放机或录音机,并就如何避免发生烧坏现象,学生展开了讨论,有同学说把电池的电压调到小电压,用电流表、小灯泡和电池连成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有同学说,用电压表和电池连成测电压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也可判断;还有同学说,用电池给螺线管通电,旁边放一个小磁针,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确定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再

6、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也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最后再使用就不会发生烧坏现象。 像这样适时地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三、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1 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

7、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

8、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老师启发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四、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却显得不够,这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由学会上升到会学,提高教学质量。1、巧用短语、口诀,便于记忆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一些短语、口

9、诀来概括概念、规律等,利于学生记忆。如学习“光的反射”时,将光的反射规律概括成“三线一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讲“凸透镜成像”时,把成像原理概括成“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学习“电流表、电压表”时,把读数规则概括成“先看量程后看盘,大格小格算一算”等等。2、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把一些不易理解或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与学生比较熟悉、了解的现象进行比较,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将电阻与道路的阻碍进行比较:沙子土路和柏油公路阻力不同,好比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公路越长行走越费力,好比其它因素相同时,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公路宽行走起来阻力小,好比其它因素相同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这样,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就很容易理解了。再比如,学习电流时与水流比较、学习电压时与水压比较等等。3、反思方法,总结规律习题教学中,解完一道题要让学生反思:应用了什么知识?用了什么方法?有无其它方法?为什么这样做等等,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的灵活性。总之,在新的形式下,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法,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