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948396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第九次课件梁和壳(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线性有限元 第9章 梁和壳,计算固体力学,第9章 梁和壳,引言 梁理论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 CB梁的分析 基于连续体的壳CB壳 CB壳理论 剪切和膜自锁 假设应变单元 一点积分单元,1 引言,第8章介绍了平面单元(二维)和实体单元(三维),在二维问题中,最经常应用的低阶单元是3节点三角形和4节点四边形。在三维单元中,是4节点四面体和8节点六面体单元。,结构单元可以分类为: 梁,运动由仅含一个独立变量的函数描述; 壳,运动由包含两个独立变量的函数描述; 板,即平面的壳,沿其表面法线方向加载; 膜,面内刚度很大,面外刚度很小的薄壳。,1 引言,1 引言,在工程构件和结构的模拟中,梁和壳及其他结

2、构单元是极为有用的。应用薄壳,如汽车中的金属薄板,飞机的机舱、机翼和风向舵;以及某些产品的外壳,如手机、洗衣机和计算机。 用连续体单元模拟这些构件需要大量的单元,如采用六面体单元模拟一根梁沿厚度方向至少需要5个单元,而既便采用低阶的壳单元也能够代替5个或者更多个连续体单元,极大地改善了运算效率。 应用连续体单元模拟薄壁结构常常导致较高的宽厚比,从而降低了方程的适应条件和解答的精度。 在显式方法中,根据稳定性的要求,采用连续体单元的薄壁结构被限制在非常小的时间步。,1 引言,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壳体有限元: 1 应用经典壳方程的动量平衡(或平衡)的弱形式; 2 结构的假设直接由连续体单元建立基于连续

3、体(CB)方法。,第一种途径是困难的,尤其是对于非线性壳,因为对于非线性壳的控制方程是非常复杂的,处理起来相当不方便;它们的公式通常由张量的曲线分量来表示,并且其特征,诸如厚度、连接件和加强件的变量一般也是难以组合。而且对于什么是最佳的非线性壳方程的观点也不一致。 第二种CB方法(基于连续体)是直观的,得到非常好的解答,它适用于任意的大变形问题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软件和研究中。因此,我们将关注CB方法。这种方法也称为退化的连续体方法。,1 引言,在大多数板壳理论中,通过强制引入运动假设建立平衡或者动量方程,然后应用虚功原理推导偏微分方程。 在CB方法中,在连续体弱形式的变分和试函数中强制引入运

4、动假设。因此,对于获得壳和其它结构的离散方程,CB壳方法更加直观。在关于壳的CB方法中,由两种途径强化运动假设: 1)在连续体运动的弱形式中,或者 2)在连续体的离散方程。,由二维梁描述CB方法编程特点,应用第一种途径的理论,检验CB梁单元。建立CB壳单元,编程,发展CB壳理论,结合由于大变形在厚度上变化的处理方法,给出在三维问题中描述大转动的方法。 CB壳单元的两点不足:剪切和膜自锁。将描述假设应变场的方法防止发生自锁,给出了缓和剪切和膜自锁的单元例子。 描述应用在显式程序中的4节点四边形壳单元一点积分单元。这些单元是快速和强健的,并且适用于大规模问题的计算。,当结构一个方向的尺度(长度)明

5、显大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度,并且沿长度方向的应力最重要时,可以用梁单元模拟。梁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由一组变量可以完全确定结构的变形,而这组变量只是沿着结构长度方向位置的函数。应用梁理论获得可接受的结果,横截面尺度必须小于结构典型轴向尺度的1/10。典型的轴向尺度为: 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横截面发生显著变化部分之间的距离; 所关注的最高阶振型的波长。 梁单元假设在变形中垂直于梁轴线的横截面保持平面。不要误解横截面的尺度必须小于典型单元长度1/10的提法。高度精细的网格中可能包含长度小于其横截面尺寸的梁单元(尽管一般不建议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实体单元可能更适合。,2 梁理论,2 梁理论,梁理论的假设

6、,运动学假设关注梁的中线(也称为参考线)的运动。由垂直于中线定义的平面称之为法平面。,梁横截面几何形状,广泛应用的梁理论有两种:其运动学假设是: Euler-Bernoulli梁:假设中线的法平面保持平面和法向;称为工程梁理论,而相应的壳理论称为Kirchhoff-Love壳理论。 Timoshenko梁:假设中线的法平面保持平面,但不一定是法向;称为剪切梁理论,相应的壳理论称为Mindlin-Reissner壳理论。,2 梁理论,梁理论的假设,考虑一点P的运动,它在中线上的正交投影为点C。如果法平面转动视为一个刚体,则P点的速度相对于C点的速度给出为,2 梁理论,Timoshenko梁理论,

7、在二维问题中,角速度的非零分量是z 分量,所以,法线的角速率,相对速度为,中线上任何一点的速度是 x 和时间 t 的函数,因此有,即梁上任何一点的速度是相对速度和中线速度之和,2 梁理论,Timoshenko梁理论,应用变形率的定义,变形率的非零分量只有轴向分量和剪切分量,后者为横行剪切。,由于梁内的变形率是有限的,非独立变量 和 只要求C0 连续,位移(挠度)和截面转动各自独立,使截面发生剪切变形后保持平面。,Euler-Bernoulli理论,运动学假设是法平面保持平面和法向,因此,法线的角速度是由中线的斜率的变化率给出,上式等价于要求剪切分量为零,表示在法线和中线之间的夹角没有变化,即法

8、线保持法向。轴向速度则给出为,变形率给出为,2 梁理论,注意在上式中的两个特征: 1)横向剪切为零; 2)在变形率的表达式中出现了速度的二阶导数,梁内的变形率是有限的,即非独立变量的速度场必须为C1连续。,Euler-Bernoulli理论,2 梁理论,E-B梁理论常称为C1 理论,因为它要求C1 近似。转角由位移对坐标的导数给出(区别于Tim梁位移与转角相对独立)。梁单元常常是基于E-B理论,在一维情况下,C1 插值是很容易构造的。,Timoshenko梁有两个非独立变量(未知),在E-B梁中只有一个非独立变量。类似的简化发生在相应的壳理论中:在Kirchhoff-Love壳理论中只有3个非

9、独立变量,而在Mindlin-Reissner壳理论中有5个非独立变量(经常应用6个)。,E-B梁理论要求C1 近似是E-B和Kirchhoff-Love理论的最大缺陷,在多维空间中C1 近似是很难构造的。由于这个原因,在软件中除了针对梁之外很少应用C1 构造理论。,2 梁理论,横向剪切在厚梁中是明显的,在Timoshenko梁和Mindlin壳中常常应用。当梁趋于薄梁时,Timoshenko梁中的横向剪切在理想性能单元情况将趋于零。因此,在数值结果中也观察到了垂直假设,它隐含着对于薄梁横向剪切为零。 这些假设主要是以实验为依据的:这一理论预测与实验测量相吻合。对于弹性材料,梁的闭合形式解析解

10、也支持这一理论。 它带来的好处是在有限元程序中,用中厚壳代替薄壳,用铁摩钦柯梁代替伯努利梁。,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为什么要建立CB梁和CB壳: 1 梁与板壳组合的偏置(offset) 2 接触问题的处理 3 边界条件的处理,通过指定一个偏置量,可以引入偏置。偏置量定义为从壳的中面到壳的参考表面的距离与壳体厚度的比值。,梁作为壳单元的加强部件:(a)梁截面无偏置 (b)梁截面有偏置,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建立CB二维梁的公式,结构的控制方程与连续体的控制方程是一致的: 质量守恒 线动量和角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本构方程 应变-位移方程,右为CB梁单元,左为母单元。连续体单元的节点仅在顶部

11、和底部,,在 方向的运动一定是线性的。这些节点称为从属节点,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为常数的线称为纤维,沿着纤维的单位矢量称为方向矢量,为常数的线称为迭层,主控节点,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在纤维将从属节点与参考线连接的内部截面上,引入主控节点,其自由度描述了梁的运动。以主控节点的广义力和速度建立运动方程。在一条纤维上,每一主控节点联系一对从属节点,三点共线。,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假设: 1 纤维保持直线; 2 横向正应力忽略不计,即平面应力条件 ; 3 纤维不伸缩。,第一个假设与经典的Mindlin-Reissner假设中要求法线保持直线是不同的,纤维可以不垂直于中线,称其为修正的

12、M-R假设。,如果CB梁单元近似地为Timoshenko梁,其纤维方向尽可能地接近中线的法线方向是必要的,通过指定从属节点的初始位置可以实现这一点。否则,CB梁单元的行为将从根本上偏离Timoshenko梁,并且可能与所观察到的梁的行为不一致。,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注意到纤维的不可伸缩仅适用于运动学描述,不适用于动力学描述。不可伸缩性与平面应力的假设相矛盾:纤维通常接近于y方向,如果 ,则必须考虑速度应变 。,通过不使用运动,而是由本构方程来计算 ,消除了这种矛盾。令 ,由 计算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这等价于由物质守恒获得厚度,因为平面应力的本构方程与物质守恒有关。然后修正节点内力以反映沿厚

13、度方向的变化。这样,不可伸缩性的假设仅仅适用于运动。,假设:1 纤维保持直线; 2 横向正应力忽略不计,即平面应力条件 ; 3 纤维不伸缩。,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运动:通过主控节点的平移x(t), y(t)和节点方向矢量的旋转描述运动,从x 轴逆时针旋转的转角为正,通过对连续体单元的标准等参映射,由从属节点运动给出梁的运动,连续体的标准形函数(在节点指标中*代表上节点或下节点),为了使上面的运动与修正的M-R假设相一致,基本连续体单元的形函数在 方向必须是线性的。因此,母单元在该方向只有两个节点,沿着纤维方向只能有两个节点。速度场为,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运动,在从属节点的运动中,现

14、在强制引入不可伸缩条件和修正的M-R假设,pI为主控节点的方向矢量,h0 是伪厚度(初始厚度),因为它是沿着纤维方向在单元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是连续体单元向CB梁单元转化的关键一步。,当前节点的方向矢量给出为,总体基矢量,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从属节点的速度是坐标的材料时间导数,服从,由每个节点的三个自由度描述主控节点的运动,运动,写出矩阵的形式为,上标slave和mast强调连续体节点是从属节点,梁节点为主控节点。,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由于从属节点速度是与主控节点速度相关的,所以节点力的关系为,节点力与主控节点的速度是功率耦合的,在I 处,节点力,可以看出,为了将标准连续体单

15、元转化为CB梁单元,必须强化平面应力假设。采用应力和速度应变的层间分量是方便的。构造每层的基矢量为,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与迭层正切,垂直于迭层,本构更新,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在迭层分量上加“帽子”,它们随着材料转动,因此考虑是共旋的。变形率的迭层分量给出:,在应力计算中,必须观察平面应力约束,如果本构方程是率的形式,则约束是,例如,对于各向同性次弹性材料,应力率分量给出为,求解得到,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求解得到,对于更为一般的材料(包括模型中缺少对称性的定律,诸如非关联塑性的材料),本构率关系可以写成为,为切线模量,最后一个方程强调了平面应力条件,求解 Dyy,3 基于连续体

16、的梁CB梁,节点内力,除了强制平面应力条件外,从属节点内力采用与连续体单元节点内力相同的计算。积分由数值积分求得。在CB梁中既不应用完全积分公式,也不应用选择减缩积分公式(4-5-33)。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剪切自锁(见第7节)。,在2节点单元中,在,处采用单一束积分点,可以避免剪切自锁。,这种积分方法也称为选择减缩积分。它能精确地积分求得轴向正应力,但是不能准确地积分求得横向切应力,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沿方向的积分点数目依赖于材料定律和对精度的要求。 1 平滑的超弹性材料定律,3个积分点是足够的。 2 弹-塑性材料,应力分布不是连续可导至少需要5个积分点。 对于弹-塑性材料定律,沿方向的Gauss积分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积分方法是基于高阶多项式的插值,其默认假设数据是平滑的。所以,对于非光滑函数,常常采用梯形规则,其运算效率更高。,3 基于连续体的梁CB梁,为了说明在剪切自锁情况下,选择减缩积分的过程,考虑一个基于4节点四边形连续体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