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934278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生活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识结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世界的本源和状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物质与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1、联系观 2、发展观 3、矛盾观 4、辩证否定观,1、实践与认识 2、真理(客观、唯一、具体、条件) 3、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1、人生价值的内涵 2、人生价值的实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社会发展总趋势,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一性),(状态),(同一性),唯心主义,宿命论、主观主义,孤立观,静止观,片面观,形

2、而上学否定观,先验论、不可知论,谬误,循环论、有限论,( )表示观点的对立,(唯物史观),总体结构,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课本结构 目录,第一单元,1、哲学是什么 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学科知识 1.从哲学与世界观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3、反映世界观。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共性与个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对子 3、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首要特征:实践性),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问题切入的宏观角度:辩证唯物论(物质观),答题结构,(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4、性。,问题切入的微观角度: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观、“把握思维的奥妙”)、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 能动作用:,答题结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规律与 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这要

5、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2014全国卷)(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6、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二部分:认识论,问题切入的宏观角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答题结构

7、:,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唯一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二部分 认识论,问题切入的中观角度:实践观、真理观,实践观:,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8、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观,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二部分 认识论,问题切入的微观角度(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4)实践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 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是

9、具体的、 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或认识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的形成总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不断上升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

10、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解析】新课标文综政治39题从2010年开始就形成了固定的命题模式,哲学与文化知识的综合材料题。,(2013全国卷)(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

11、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1)从认识具有反复性的角度,分析世界了解中国是一个长期过程的原因,(浙江省绍兴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文综政治试题 10分),(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2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2分)中西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以及交往、沟通的不足,是造成西方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猜疑、误读的重要原因。(1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着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分)中国崛起对西方世界的利益格局造成的影响逐步显现,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关于中国的怪论,认识和接受中国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外

12、交继续打和谐牌,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让世界逐步接受中国。(3分),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课本结构 目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13、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统帅着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制约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搞好局部。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第三部分 唯物辩证法,问题切入角度: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或

14、者单独考察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4观中的一种。,A、联系观 (唯物 辩证法的总特征 之一),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第三部分 唯

15、物辩证法,问题切入角度: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或者单独考察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4观中的一种。,B、发展观 (唯物 辩证法的总特征 之一),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前提,矛盾双方相互包含渗透,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

16、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重点。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要求我们抓住主流。,第三部分 唯物辩证法,问题切入角度: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或者单独考察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4观中的一种。,C、矛盾观,(2)矛盾即对立统一,城市发展中应坚持全面的观点,注重自然与人文、物质和文化等的和谐统一。(4分)矛盾具有特殊性,城市发展中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自身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4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结合,城市发展应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把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