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925216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6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汉代以前的中外交往,1、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提出和终结 2、夏商周时代的中外交往 3、早期丝绸之路,1、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提出和终结,(1)埃及说:1654年,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 Kircher,又译祁尔歇、柯切尔)在埃及之谜论及中国文明出于埃及。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了古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即汉字。 (2)巴比伦说:189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法国人拉克佩里发表中国上古文明西源论一书,认为奈洪特(Nakhunte)在公元前2282年率巴克族(Bak)东迁,这个东迁的酋长,以中国古市证之,即黄帝;而神农则为萨尔

2、贡王(Sargon。 (3)印度说、中亚说、缅甸说,安特生(Andersson,Johan Gunnar;18741960) 瑞典地质学家 ,考古学家 。生于1874 年7月3日 ,卒于1960年10月29日。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获博士学位。早年数次参加极地探险,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年受聘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1921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揭开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后到甘肃、青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遗址近50处。受材料局限,提出过中国文化西来说;后自己有所纠正。他对周口店化石地点的调查,促成了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归

3、国后任远东古物博物馆馆长。 著有中国远古之文化(An Early Chinese Culture,1923)、中国史前史研究(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1934)等。,17世纪中叶,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就提出了“中国文明来自埃及”的假说,并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轩辕氏、神农氏用石头制造工具的记载,也有肃慎氏使用石弩及历代发现“雷斧”的传说。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发现过石器,但因为认识的局限,并且由于这些石器多属零星采集而来,缺乏必要的地层依据,所以它们

4、未被看作中国文化的产物。 安特生在仰韶遗址发掘的大量与彩陶共存的石器证明,与世界的其它地区一样,石器文化也是“汉族”人曾经经历过的文化阶段,从而使“中国没有石器时代”的说法不攻自破。,1921年4月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发现彩陶片和石器。经中国政府批准,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仰韶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度竟然有2米4米,表明了人们在这里定居、生活的时间很长。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彩陶是仰韶文化的特征,确认为我国远古文化的遗存。安特生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

5、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因而仰韶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此前,国际史学界认为中国文化都是西来文化说不攻自破。安特生发现了巨大的文化宝藏,也给他本人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历程,1、20年代,中国文化西来说,安特生 2、3、40年代,东西二元对立说,傅斯年,认为仰韶和小屯的起源不同 3、50-70年代,一元说,张光直,仰韶-山东龙山-河南安阳小屯商文化 4、80年代以来,多元论,苏秉琦,除黄河流域外,中国其他地区的文明也各自发展,与中原文明产生互动。张光直在晚年也修正自己的观点,提出夏商周很可能是并行发展而不是前后相继的,2、夏商周时代的中外交往,(1)青铜文化的交流 (

6、2)西王母的传说,3、早期丝绸之路,(1)丝绸的生产 我国先民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现了半个蚕茧。蚕茧上有整齐切割的痕迹,专家推断这是距今5000多年前原始先民用来加工抽丝的蚕茧。日本学者藤井守一说:“这个茧壳的发现,使素称丝绸之源的中国获得了证据”。1959年,在江苏吴江梅堰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了活泼流利的蚕的纹样;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又出土了一件牙雕小盅,盅壁上雕刻着四条宛若蠕动的家蚕。14而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是,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一块绢片,和同时出土的一些丝带和丝线。钱三

7、漾遗址距今时间约4700年至5200年。绢片的确切年代,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测定,距今约5000年前,我国先民已经完全掌握了织绢的本领。我国的养蚕、缫丝和丝织技术,后来传到国外,成为世界人民的一项宝贵文明财富。大约在2000年前传到越南,1800年前传到朝鲜和日本,1600多年前传到中亚。传到欧洲较晚,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蚕在(公元)550年左右从中国输入希腊”,而“养蚕业传入意大利,1100年左右”。,丝绸发明的意义: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创造发明之一,与其它创造发明相比,有着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四大特点。它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同岁;它衣被天下,服务众

8、生;它传播世界,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术含量最高,发明创造点极多。在这一展览里,丝绸部分着重展示了六项在世界纺织史上独领风骚的发明专利。一是把野桑蚕驯化为家蚕;这是生物学史上极为重大的发明,人类历史上只有家蚕和蜜蜂两种昆虫被驯化。二是发明踏板织机,此后“机”字不仅成为所有机械和机器的总称,而且成为机智、机敏、机灵等聪敏智慧的代词;三是一整套织物结构系统,正是由于这一套结构的设计,才出现了绫罗绸缎锦等各种丝织品种;四是控制图案循环的提花程序,这是丝织技术中最为神奇的部分,这种线编而成的花本传到欧洲之后发展成打孔的纸版,进而对电报和早期计算机器的发明产生影响;五是夹缬,这种在唐玄宗时期发明的多彩防染印花技术一直到流传到今天;六是锁绣,虽然只是一种手工技艺,但在世界刺绣艺术之林独树一帜。,价值超亿元的衣服:元代罗地刺绣满池娇夹衫 ,现存中国丝绸博物馆。衫上共绣99个图案,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在。满池娇是宋代时期最为流行的图案之一,实指一池珍稀的花草禽兽。此绣衫是目前所知元代刺绣服饰中最为重要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