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924977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干胶标签模切技术经验谈(四) 模切排废带标问题解析 1.模切深度不够 如果模切刀未将面材完全切断,排废边易将标签带走而出现“飞标”现象。未将胶黏剂层完全切断亦会引起排废带标,由于排废边下面的胶黏剂与标签下面的胶黏剂发生粘连,标签会被断断续续地带起,并会出现拉丝现象。 2.模切后胶黏剂回流 环境温度较高时,胶黏剂的流动性增强,如果模切工位与排废工位相隔较远,易使原先切断的胶黏剂层回流粘连,此时排废边带标的位置不固定,且带标的个数时多时少。将标签与排废边分开时,可以看到明显的拉丝现象。这与胶黏剂层未切断而引起的拉丝现象相似(如图1所示),可通过染色法对两者进行区分:胶黏剂回流的标签,模切深度比较

2、深,在底纸硅油层表面能看到模切刀痕;若是胶黏剂层没有完全切断,模切深度比较浅,在底纸硅油层表面的刀痕印迹也很浅,或根本看不到刀痕印迹。 缩短模切工位和排废工位的间距,可使胶黏剂回流的概率大为下降。而增大排废角度能够减少拉丝现象的出现。小尺寸排废辊和大排废角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剥离排废边,减轻其与标签胶黏剂层的粘连程度,帮助标签与排废边分离。 3.模切刀有瑕疵 当排废边带起的标签总位于同一个位置时,可小心地将标签从排废边上揭下,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标签从排废边揭下时粘连的位置,如果发现存在被拉断的纸纤维,通常不是模切刀有缺口就是刀已经钝了,或是此处的承压位置下陷。这是由于模切刀问题导致面材未充分

3、切断、标签被排废边带走的常况,与模切刀头尾部位有缝隙出现的情形和似。 4.排废边面积过大 对于圆形、鼓形或一些特殊外形的标签,排废边面积与标签面积的比值越大,排废时废边对标签的拉扯力就越大,也越容易带走标签。在模切刀版的排废边处增加刀片,可使排废时作用力分散,就不容易产生带标问题。如图2所示。 5,不干胶剥离力偏低 不下胶的剥离力偏低会使模切收纸过程中产生“飞标”。不干胶剥离力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不干胶材料的剥离力本来就设置得偏低,或者不干胶材料储存时间过长,使胶黏剂和硅油发生变异。储存时,不干胶所处的温度太低,加工时受冻的胶黏剂未解冻,或者加工现场的温度太低,使变硬的胶黏剂层与底纸的附着性

4、变差。 6.标签面纸厚度和挺度偏大 标签面纸越厚,或密度越大,相对而言其挺度也就越高。挺度高的材料被模切成标签后,经过直径相对小的导纸辊时,抬头与底纸很容易分离而“飞标”,在自动贴标的输纸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掉标或“飞标”的现象。因此,厚度大(如经过覆膜的标签厚度相对就大)、挺度高、密度高的标签材料都不适宜制作小尺寸标签。 7.模切刀带胶造成标签四周预剥离 如果模切刀切断胶黏剂层时与胶黏剂粘连,当模切刀抬起时,易将标签四周(局部)同时带离底纸,形成预剥离状态。相对而言,小尺寸标签在排废收卷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因此而出现“飞标”的情况。 8.反弹海绵使用有误 在对应标签部位的模切刀版处装上反弹海绵,可

5、使模切刀回缩时压住标签,防止标签预剥离;而在排废边处则无需装反弹海绵,以使排废边可发生预剥离,使其更易脱离底纸,如图3所示。正确使用反弹海绵可使模切排废更顺畅,大幅降低小标签“飞标”的概率。平压平模切刀版上应安装中性反弹海绵。 9.环境温度偏低 环境温度太低也会造成“飞标”。这是因为低温使胶黏剂受冻变硬、使薄膜类材料变硬而不易弯曲。胶黏剂变硬后,胶黏剂与底纸的结合力变差、剥离力降低。这类“飞标”大多发生在模切收卷或分切小卷以及自动贴标工序。 10.标签覆膜张力偏大 经过覆膜的标签,如果覆膜张力偏大,薄膜会被拉伸,致使复合后的薄膜向面材方向卷曲,模切排废后的单个标签因失去四周材料的牵连作用而反翘

6、,造成“飞标”。这类“飞标”多发生在收卷或自动贴标的过程。 为避免这类问题发生,检验覆膜张力时,不应将经过模切排废后的覆膜标签直接从底纸上揭下,而应模拟自动贴标机的出标方式,卷曲底纸将标签从底纸上推出,并使推出的标签胶面向下自然落到预先准备好的平整底纸硅油层表面。覆膜张力控制适当的标签,其自然下落在硅油层表面是平整的,而覆膜张力偏大的标签两端就会朝面材方向反翘,如图4所示。模切溢胶问题解析 1.重点关注的几个因素 (1)涂胶面与胶黏剂的结合力 以薄膜为面材的不干胶标签,其涂胶面与胶黏剂结合力低是造成残胶和溢胶的重要因素。为增加这一结合力,需要在涂胶前对薄膜的涂胶面进行处理,一种方法是涂层处理,

7、另一种方法是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方式因成本上具有的相对优势,被企业采用得更多,但涂胶前、电晕处理后涂胶面达因值的控制非常关键。 胶黏剂的含水量和固化物含量也是影响结合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严格控制。胶黏剂的内聚力是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胶黏剂的内聚力越低,溢胶的可能性就越高。 (2)胶黏剂的流动性与涂布量 胶黏剂流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溢胶。当温度较高时,胶黏剂的流动性也好,此时其初始黏性也就越强。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使胶黏剂的流动性大大增加,所以夏季、雨季是溢胶问题的多发季。基于此,需要对不干胶材料的库存环境、不干胶标签加工环境和成品标签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控制给予高度重视。需要注意,不应将采用不耐

8、高温胶黏剂的不干胶材料置于不恰当的高温印刷加工环境中,如用于HP WS2000数码印刷机的热熔胶材料要求能耐温150以上,但AW5209这种不干胶材料只能耐温70以下,意味着AW5209不适宜在HP WS2000数码印刷机上进行加工;印刷刮刮涂层需要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刮刮银墨,但丝网印刷的银墨层比较厚,红外烘干时间和温度都比较高,此时需要选择耐高温不干胶材料。 溢胶问题的产生与胶黏剂的涂布量也有密切关系。例如,轮胎标签的胶黏剂涂布量相对比较大,所以也比较容易溢胶(尽管在胶黏剂中已添加了阻流剂成分)。冬季和夏季胶黏剂的涂布量应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对于面材为薄膜的不干胶材料来说更为敏感。由于冬季的

9、不干胶和夏季的不干胶在配方上是有区别的,所以不应错季使用,且不应长期屯积不干胶材料和标签,应尽可能减少库存,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不干胶材料。 (3)模切深度的控制 模切深度控制不当会破坏硅油层造成溢胶,他得自动贴标机贴标时出标不正常或不出标,或是频频发生断带(底纸断裂俗称“断带”)。若贴标过程中频频发生断带,此时检查断带处一定会发现断裂线上的某处与模切部位相吻合,如图5所示。 模切时如未将胶黏剂层切断,会和切断的胶黏剂层回流一样,发生粘连,排废时废边下和标签下的胶黏剂因此被逐渐拉长成丝后才断裂。这些飘浮的断丝不断地掉落在向前的标签边沿,形成单边(模切走纸方向的标签一边)溢胶的现象。 (4)

10、放收卷张力控制 不干胶标签在印刷(包括联机圆压圆模切)时,放收卷张力过大,会导致面纸或底纸对胶黏剂层产生过度挤压作用,当模切排废后标签成为一个个“孤岛”时,胶黏剂就会慢慢向标签四周渗出产生溢胶现象。 分切成客户使用的小卷时,张力过大会使小卷收得很紧,小卷经过模切排废后,由于底纸表面已形成单个标签,张力作用产生的挤压力则由原来散布在整个纸卷表面(包括废边)转换到集中在单个标签上(已去除废边)。所以排废后,标签是直接承受挤压力的部位。 如果排废边的面积与标签面积相同,那么排废后标签承受的挤压力应是原来的两倍。举例来看,如图6所示,原来承受3千克力(约为29.4N),现在承受的就是6千克力(约为58

11、.8N)。当将3拼的卷分成3个小卷时,原来平均摊在3个标签上的挤压力又全部集中到一个标签上,那么单个小卷上承受的挤压力是排废卷的3倍,更是印刷卷的6倍。通过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张力的影响力,因此小卷的收卷张力应设置得更小一些。 2.几点经验 (1)标签的形状设计 异形的标签比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标签更易产生溢胶。 (2)印刷前溢胶的几个基本判断标准 卷筒不干胶材料在印刷机上放卷时,如果上下层之间没有出现拉丝或有轻微的拉丝现象,那么可判定材料是合格的。当然,还应了解一下现场的温湿度。单张纸不干胶材料在胶印机的输纸台上输纸时,如果上下层之间发生拉丝或粘连,可判定材料不合格。因为在输纸台上输纸时发生上下

12、层之间拉丝的现象,会使不干胶材料跑偏,引起套印不准。 (3)印刷模切后溢胶 如果白料端面粘连严重,印刷放卷时就有明显的拉丝现象,那么模切后就很有可能发生标签四周渗胶。需要指出的是,溢胶与标签在底纸上产生移位和收缩同样有关。在模切过程中或者模切以后收卷时,标签移动会产生标签单边溢胶,标签缩小会使标签四周产生溢胶。 (4)放收卷张力的控制 由于加工材料、生产工艺、使用的印刷机不同,要想给出一个“正确”的张力数据是不现实的。张力控制的结果最终体现在卷的松紧上,在与客户确认能接受的前提下,将卷收得最松应该是最佳做法。印刷(包括联机模切)时,在不影响套印准确度和后道加工的基础上,放收卷张力控制得越小越好

13、。无论在哪一道加工工序,收卷张力都应比放卷张力小,且张力比不应该有大的差异。用双手拿起模切后分切成的小卷时,至少用拇指能将端面随意上下推动。如果模切后分切成的小卷像一块“铁饼”,那么收卷张力肯定是太大了。 丙烯酸乳胶和热熔胶的特性及在模切上的区别 丙烯酸乳胶和热熔胶是不干胶标签材料常用的胶黏剂。这两种胶黏剂的特性如表1所示。 不难看出,热熔胶的模切难度比丙烯酸乳胶高。这是因为胶黏剂越柔软,也就要求模切刀具越锋利,以便在模切面材时能很快地不受阻力地切入,这样才不会产生因面材对胶黏剂层挤压引起的溢胶情况。 胶黏剂越柔软,流动性就越好,模切后胶黏剂回流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使用热熔胶不干胶材料时,模切与

14、排废工位的间距越短越好,尽可能趁切断的胶黏剂层还未回流粘连在一起时尽快排废。 由于热熔胶的熔点较低(65开始熔化),所以控制好模切时的温度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实践证明,降低模切时的温度能够有效地阻止热熔胶的回流,达到顺利排废的目的(冬季模切比其他季节更顺利)。 热熔胶的初始黏度高对模切是不利的。初始黏度高使回流的胶黏剂一旦碰到就融为一体(时间比丙烯酸乳胶短),排废时产生的拉丝现象与没有切断胶黏剂层产生的拉丝现象几乎没有区别。热熔胶的初始黏度高使模切刀在切断胶黏剂层时会与胶黏剂牢牢地粘连在一起,刀具表面逐渐积累很多胶黏剂。刀具上粘连积累的胶黏剂如果不及时清理,在重复模切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转移到标签上造成溢胶。所以模切热熔胶的刀具需要进行涂氟处理,刀具上的胶黏剂也需要及时清理。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