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923991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8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08学前(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课题来源,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指导纲要(第三章 学前教育) 将学前教育这一环节单独列出,凸显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战略地位体现在:它在个体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基础地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于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全局性和义务性特点,高等教育是测定一个国家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应有合理发展比例,达到协调平衡发展。办好基础教育需抓好素质教育,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

2、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不平等”的矫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概念界定,(1)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简称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

3、中、高中)。,(2)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 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及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之一 实体现状,区域之间(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中西部与东部) 城乡之间(国家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学校之间,(我国过去教育政策造成的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 教育类型之间(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群体之间(城乡儿童;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教育,流动人口、残疾儿童、学生困难儿童、贫困生、流

4、浪儿童等等),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之二 存在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 教育结果的差异问题 一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还是不公平、不均衡 二是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 三是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 四是学生群体之间接受教育不公平、不均,研究方案,一、确定研究主题 二、确定重点研究问题 三、重申重视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并总结一些建设性办法及建议,1、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3,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基础教育,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人事 教育教学 教研教改 教育督导 教育评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一 “提质量”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

5、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二“缩差距” 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三“重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四“建机制” 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最终达到城乡和谐发展),我国不够发达的社会经济水平 教育投入不足 资源配置不合理 政策制度不完善,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户籍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 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在政策措施的调研和出台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或明或暗的影响甚至阻扰,党和国家努力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坚冰,促

6、进教育公平 政府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从法律的层面保障,免借读费,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学杂费,寄宿制学校工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加强师资配备, 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并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大关注弱势群体,总结,教育是实现公平最有效的工具。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基础教育是贫困居民改变自身状况的一个希望和起点,基础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化的根本之计。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在GDP中比重偏小,并且还严重向高等教育倾斜。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及不均衡导致了教育与贫

7、困的恶性循环。只有加强基础教育,使人们广泛获得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减少潜在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我们必须把握平等性和差异性、合道德性和相对性、优先性和补偿性三对道德原则,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建设性意见,1,从办学条件上我们要制定城乡统一的办学标准,而且这个办学标准比以前城市和乡村都要高。把中小学建设成为当地最结实、最漂亮的公共设施。 2,要统一城市、县镇和农村教师的编制标准,而且要就高不就低; 3,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这是非常关键的。提高教师的水平

8、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质量必须要合格。 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继续推进免费师范生的试点,继续实行中西部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吸引优秀的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到西部去,到农村去。,5,为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我们也鼓励东部地区、发达地区派老师、出资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搞手拉手的对农村的扶持。还有一点,对农村教育要进行课程开发上的指导,使农村课程真正切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同时又让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品德有所提升。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有利于农村的实际。 6,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标准,使中西部地区统一标准。 7教师资源配置方面,通过中央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加大对西部地

9、区教师队伍的建设 8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的差别。由中央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9,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两免一补工程等重大工程(都是为了加快西部教育发展而设置的) 10,职业技术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在普通人心目中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太高,如何缩小教育类型间差距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不是一个层级的问题,是一个类型的问题 11,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如何缩小校际间教育差距保障薄弱学校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 12,目前我们要缩小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区域之内、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过大差异,促进

1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首先,13,教育思想、管理经验、办学理念的帮扶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帮扶之一。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地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特别是经费投入的资 14,建议“取消“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等这样的称呼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任何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设定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15,要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这是根本之道,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支持薄弱学校,让学校均衡化,现在有些地方在经费的投入上差距不是很大,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师 16,我们要鼓励办出特色,而不是鼓励办出重点。这也是需要明确的,本小组研究成果,一、要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协调。 二、继续巩固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与大学扩招协调 三、加大扶持改造薄弱学校的力度,促进学校间发展水平的协调 四、实行渐进式的课程改革,促进与教学相关要素改革的协调。 五、德育注重健全人格培养,促进学生社会性品格与独立性品格发展的协调。,本组成员: 杜雪腾 乔亚奇 邓学勤 冯佳 乔玲珠 丁玲 朱苗苗 李春梅,Thank You!,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