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课文精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917495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油翁》课文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卖油翁》课文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油翁》课文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油翁》课文精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油翁课文精练王 晖【课文精讲】 全文寓理于事,借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它启示我们不可因为拥有一技之长而骄傲自满。两个主人公一个自矜骄傲,一个不卑不亢;一个咄咄逼人,一个以退为进。最终看似处于弱势的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术成为真正的赢家。【课文精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自jn 家p 忿然 睨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但微颔之 久而不去 睨之 笑而遣之 3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所指代的内容。 A睨之( ) B康肃笑而遣之( ) C以我酌油知之( ) D徐以杓酌油沥之( ) 4.与“以我酌油知之”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钱覆其口

2、 B.是以谓之“文”也 C.公亦以此自矜 D.徐以杓酌油沥之 5读了课文,你认为卖油翁是凭借什么使陈尧咨的怒气平消的?从卖油翁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拓展阅读】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x)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1之未尝,而况大軱12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3。” 注释:踦(y):支撑,

3、接触。向:通“响”。騞(hu):以刀裂物声。盖:同“盍”,怎样。道:自然的规律。进:超过。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郤:空隙。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n):空。因:依。1技经肯綮(qng):牛的筋脉骨肉。12軱(g):股部的大骨。13硎(xng):磨刀石。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足之所履( ) (2)释刀( ) (3)未尝( ) (4)所解数千牛矣( ) 2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善哉!技盖至此乎?译: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译: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

4、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译:臣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因其固然。译:依顺着牛体坚固的结构。 3.请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臣 之 所 好 者,道 也。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B.庖丁和卖油翁一样,只追求手熟,就能做到“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庖丁解牛和卖油翁都是以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为主来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 D.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5联系庖丁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比较阅读卖油翁,说说庖丁掌握如此纯熟的解牛技术,除了“手熟”外,还有什么诀窍?【第47期第2版“熟”能生“巧”参考答案】 1略。 2只是 离开 斜着眼睛看 打发 3A指代陈尧咨。B指代卖油翁。C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D指代葫芦。 4C 5卖油翁凭借高超纯熟的酌油技术和不“以此自矜”的态度使陈尧咨心悦诚服。 【拓展阅读】 1(1)踩(2)放下(3)曾经(4)几 2D 3臣之所好者筑道也。 4B 5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了解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顺乎自然的规律去做事,所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