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887225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小学第七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实际上课20周,共20节,其中机动2节。周次 时间 单元和主要内容 课时 多媒体第1周 9.19.5 快快长 2第2周 9.89.12 快快长第3周 9.159.19 小蜜蜂 2第4周 9.229.26 小蜜蜂第5周 9.2610.3 鹿 2第6周 10.610.10 鹿第7周 10.1310.17 甜甜的咧 2第8周 10.2010.24 甜甜的咧第9周 10.2710.31 如今家乡山连山 2第10周 11.311.7 如今家乡山连山第11周 11.1011.14 大树桩你有几岁 2第12周 11.171

2、1.21 大树桩你有几岁第13周 11.2411.28 童谣 2第14周 12.112.5 童谣第15周 12.812.12 山谷静悄悄 2第16周 12.1512.19 山谷静悄悄第17周 12.2212.26 复习 2第18周 12.291.2 复习第19周 1.51.9 期末检测 2第20周 1.121.16 期末检测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局部:1、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2、 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歌曲的情感。3、 唱坚持音时,声音要丰满。4、 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二、视唱、知识、练耳局部: 1、 读谱知识:(1)、认识

3、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和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志;认识坚持音记号。 2、 视唱局部: (1)、视唱在G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和中国保守五声调式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五度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不讲名称)。 (4)、在教师协助下:视唱在C调号和G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5)、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4、。3、 练耳局部: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三、欣赏局部: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示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教学分析: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同学将巩固并自身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同学情况分析: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

5、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战略,协助同学自身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防止同学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同学边玩边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同学上好课做好充沛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同学。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同学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同学能够充沛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同学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同学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教研组长意见:领导审阅意见:课题:快快长 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1、新学期讲话、复习上学期学习过的歌曲。2、读谱知识:变音记号:升记号 还原记号3、综合训练(一)。4、歌曲快快长歌谱。教学目标: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2、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教学重点: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教学难点:听辨变化音。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新学期要求: 1、请同学们讲一讲新学期有什么愿望。 2、教师提出自身的愿望。 3、同学讨论:对上

7、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 4、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二、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注意:鼻韵母的发声位置,要坚持位置的统一, 字与字之间如顺水推舟似地连贯,口形切勿做过大的变化。 力度:mpmfmp。三、读谱知识:变音记号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 变音记号:用来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常见的有五种:升记号、降记号、重升记号、重降记号、还原记号。 (1)、讲解升记号: 升记号:表示将本位音升高半音。 请同学们说说,那么半个月亮爬上来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是哪个呢

8、?(升记号) 它代表什么?(将do升高半音) 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升记号找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 (2)、讲解还原记号: 还原记号:表示恢复本位音原有的音高。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还原记号找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四、歌曲快快长学谱。 1、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后有什么感受。 2、再听听录音范唱,请同学用手指指着曲谱跟录音哼一哼曲谱。 3、两人一组,将歌曲的曲谱念一念。 4、教师带领同学将歌曲的曲谱念熟。 5、跟琴视唱曲谱。 注意变音记号处的演唱。 反复练唱。五、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在晚上临睡前请妈妈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这个故

9、事必需是你妈妈亲身经历过的。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们讲讲这次听故事的感受。板书设计:变音记号:升记号 还原记号课后小记:课题:快快长 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快快长;歌曲处置。2、综合训练(二)。3、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目标: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丰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示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身快快生长的愿望。2、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同学了解旧社会的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丰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丰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检查复习;综合训练(二)

10、。 1、集体齐唱歌曲快快长曲谱,注意变音记号处。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变音记号?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综合训练 请同学看综合训练二中出现的三组音,说说其中出现的是哪种变音记号?并唱一唱。 跟琴唱一唱这三组音。 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组音,请同学说说老师弹的是哪一组?并唱一唱。看谁听的准,说的对。三、歌曲快快长学唱。 1、集体齐唱快快长曲谱。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跟琴学唱歌词。 5、歌曲处置: 讨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速度应该怎样处置? 教师总结: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中速演唱,个别局部适当加快

11、速度。第五乐句与第七乐句的前两小节的断音与后两小节的连音唱 法要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的结束句要唱的丰满,把歌曲推向高潮。 6、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可以有小扮演。四、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导入: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身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 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师介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一首叙事歌曲,由管桦作词、翟希贤作曲。它发表于1958年,1980年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通常以叙述

12、为主,即用第三人称来讲故事,但也有用第一人称来代替歌中人物讲话的。 3、教师将第一乐段前两个乐句的旋律和歌词写在黑板上,引导同学随琴轻声唱一唱。 再请同学说说这段音乐给了自身什么感受? 4、听第二乐段,请同学说说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5、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五、小结: 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 快快长 中速、丰满、充溢朝气的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2、那时侯 (情绪上有些激动,含着控诉)课后小记:课题:小蜜蜂 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一个升号的调d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