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882809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公开课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许映华摘要:本教学设计拟探究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改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信息,从而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动物自我保护;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合作探究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2) 通过动物的自我保护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 培养信息的搜集、加工并进行交流的能力。2

2、. 教学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前师生分工协作,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师生还一起进行了乌鱼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体色变化的实验,并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动物探秘的专题学习网站。二、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没有一种能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譬如:教学以情感为基调的散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比较科学,而知识博览类的学习内容却适用专题学习网站。因此,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最为适宜的整合方式显得尤为必要。动物的自我保护是一节知识探究型的科学课,通过对动物的自我保护

3、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的规律。本节课的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通过网站可以将丰富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资料提供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可能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体现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任务:1. 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各自捕食自己的食物,譬如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鹰吃,我们称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为食物链。2. 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狮子捕食斑马的录像。讨论:狮子捕食斑马有没有成功?为什么?3. 师:是啊,没有谁甘愿成为别人的美餐。为了生存,动物们

4、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在方法上它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你感兴趣吗?(评析:动物世界是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充满着无法抗拒的神秘感,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段草原中狮子捕食斑马的视频片段,能刺激学生的认知兴奋。出人意料的是,狮子的行动失败了,由此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做好了学习心理上的准备。)(二)浏览资源,探究保护方法:1. 学习“保护色”(1)阅读感知一起来看一份阅读材料,哪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截然不同。师评价:同学们的见解很有道理,不过是

5、否正确,还需要科学的依据。(2)游戏体验我们不妨做一个游戏,老师提供蝗虫在水泥地上和草地上的两幅图片,图中各有若干只蝗虫。现在你就是那只吃蝗虫的“鸡了”,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数出图中蝗虫的个数,怎么样?先后出示两幅图片,学生数数,师给出正确答案。总结:同学们,你能用一段话表达刚才游戏的感受吗?请仿照屏幕格式小组内先交流。指名回答。电脑出示回答提纲:1、蝗虫在水泥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2、蝗虫在草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3、由此可见 。(3)实验验证同样奇怪的现象在鱼类身上也存在,老师去市场买菜时发现,同样是乌鱼,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我很纳闷,不知是

6、什么原因?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老师也是这样猜想的,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我和几位同学曾经做了一个实验,老师将实验的过程用摄像机摄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讨论:看完录像之后,你发现乌鱼的体色深浅不同与什么有关系吗?揭示: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乌鱼改变自己的体色,使得与周围环境相似,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谁能用关键词概括一下这种方法的?(4)讨论交流其实,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乌鱼并不是专家,动物世界里有许多比它更具代表性,同学们还知道其他一些吗?2. 学习其他保护方法(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动物揭秘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探究,其中文字资料、视频资

7、料、图片资料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接入到因特网上。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在进行网络探究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否则效率会很低。本次活动的目的是:电脑显示:发现动物还有哪些保护方法,试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并记录下来。姓 名 动 物 方 法(我们可以使用在线留言的方式来记录研究成果,留言方法是单击“发表留言”,然后在相应的空格内输入姓名和动物名称以及自我保护方法,老师可示范一个。)本次活动的时间只有12分钟,建议同学们加快浏览与阅读的速度,争取有更多的发现。请同桌两人组成学习小组,合理分工,协作学习。开始吧!(2)数据处理,交流成果。师:好,时间到,已经有很多同学将研究成果展

8、示出来了。让我们对照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请同学们观察电子表格,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师:表中的数据看起来比较乱,我们还可以通过EXCEL的自动排序功能进行整理。首先通过动物进行排序,你们发现哪一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最多?最后通过保护方法进行排序,你又发现哪种保护方法最常用?总评: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动物有许多种自我保护方法,有的动物还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保护方法。谁来总结一下,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都有哪些?(3)巩固练习,提高认识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好不好?老师举例几个动物,请你试着说出它的保护方法。(评析: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网站中,多达数百兆的视频

9、和图片资料以及大量的文字信息,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在自主学习之前,对学习的目标和方式,教师进行了重点指导,保证了学习的高效率。在成果展示设计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网络的实时交互性能,将学生的探究成果利用表格式留言簿的形式实时反馈,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掌握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凸显了网络学习的优势。)(三)拓展想象,解决实际问题1. 应用引申:大自然一直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动物的自我保护中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反明出许多保护安全的装置。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处理,并说出模仿了怎样的动物自我保护方法。2. 终极挑战:发明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如果

10、给你一个体验创造的机会,你愿意尝试吗?请看终极挑战!电脑显示:当你单独步行回家时,一个坏蛋拦住去路,你会怎么办?(提示:可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3. 总结评价: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同学们还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进行了发明体验,有的还相当巧妙,我提议你能锲而不舍地去研究,也许一个伟大的发明就从此中诞生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引申,将动物的自我保护这一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中有很多发明创新来源于自然界,只要拥有发现的眼光,伟大的发明就在自己的手中。也体现了学习科学就是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本质

11、。)四、教学反思1. 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对于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通过“保护色”为例,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并总结出保护方法,并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依据学习网站所提供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其他若干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2. 凸显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节课中是无法大容量地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的,专题学习网站有着其独有的优势。通过学习网站,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学习到的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接入到互联网中,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在线的学习网站还为学生课外继续学习和探究提供了资源和平台。3. 渗透了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网络给我们的带来的信息是巨大的,但是如果缺乏信息的加工处理的能力,那么信息就不会真正地被得以利用。在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地利用了Excel的排序功能,将数据进行分类,将相同或类似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了数据的利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方法进一步的明晰。4. 诠释了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教学设计中突破教材的目标要求,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与人类的自我保护进行联系,从而发现,人类的许多保护的设备或装置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并以一个假想作为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学以致用的治学方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