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882808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空气是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为此,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

2、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2、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三、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播放器或MP3播放器;吹泡泡器、清洁精、花露水、香水、蜡烛、打火机等。教师备份材料:水槽、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气球、牙签、吸管等。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1个装有水的水槽、吹泡泡

3、器、清洁精等。学生自带: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气球、牙签、吸管等。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闭眼游戏”好吗?请同学样缓慢地闭上你们的双眼,放飞你们的想像。2、用多媒体或MP3播放器播放班德瑞音乐清晨。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想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同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那里有自由流淌的风,穿过浓密树叶的会跳舞的阳光,欢快清脆的鸟叫声。多么美妙的早晨,我们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一个深呼吸3、睁开又眼,谈谈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吸进了什么。方案A: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空气”,则顺利地引出课题。方案B: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来,师可引导:是不是感觉有一股

4、气从鼻子吸入,科学上把这种气叫做“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二、我们知道的空气1、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课本P75气泡图中。(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也感受到了空气。没有空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学生说,教师运用实物投影或小黑板整理归纳。引导学生观察气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三、空气存在吗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

5、认为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但是口说无凭,你们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2、师:可以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透明塑料袋、玻璃杯、吸管、气球等)思考看看。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个装着水的水槽,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每人选择自己方法向另外三人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组员认真听讲解,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适时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并请学生试着举例。)四、比较空气和水1、师:既然空气确实

6、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回顾水的特点;相同的地方;比较不同。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利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3、探究空气比水轻师: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说一说你是怎样证明的?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当小组内一名同学动手操作时,其他组员认真观察。(对于感觉有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适当启发。4、空气的流动 师:水能流动,空气能流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可在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悄悄把花露水洒到讲台桌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还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吹泡泡,让大家通过观察泡泡的流动,感受空气的流动。动手画一画风。思考: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五、总结与延伸1、回到课前的气泡图,看看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前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吗。2、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