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80096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申 请 报 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某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二、承办单位:某某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111三、建设地点:某某市某某县四、建设性质:新建五、建设工期:2008 年 5 月-2009 年 5 月六、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某某白茶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 7500 亩。主要建设内容:对山地进行洗山、砍杂、烧荒、清理山场、垦荒,建设进场道路 3500 米、茶园区间路 21335.4 米、晒场 28000 平方米,并购置及安装固定式喷灌系统和机井等引水设施设备、施肥、耕作、检测、运 输机械和设备,以及引进茶苗。七、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以国内

2、外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成为某某县乃至全省最大的白茶种植基地。基地建成后,可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县市的农民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致富;以点带面推动某某乃至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效益型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 6045.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5682.32 万元,流动资金投入 362.68 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农发行资金贷款 4000 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其余 2045 万元由建设

3、单位自筹解决。九、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财务经济指标汇总表 表 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045.01.1 建设投资 万元 5525.72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56.61.3 流动资金 万元 362.68 2 资金筹措 万元 6045.02.1 企业自筹资金 万元 2045.02.2 银行贷款 万元 4000.002.2.1 其中:固定资金 万元 4000.00 2.2.2 流动资金贷款 万元 0.00 2.3 国家补助 万元 3 盛产期销售收入 万元 4434.004 生产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882.425 生产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4、383.10 6 生产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1589.787 生产年平均所得税 万元 422.95 8 生产年平均净利润(税后利润) 万元 1166.839 投资利润率 26.310 总投资收益率(ROI) 28.411 资本金净利润(ROE) 57.112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 15.2税前 19.2313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税后 万元 2426.42税前 万元 4789.214 全部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税后 年 7.40税前 年 6.6715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32.8 计算期平均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

5、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 年中央 1 号文件);2、中共中央中发2004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3、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4、江西省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5、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某某县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立县” 战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决定;7、资发200726 号文件 中央某某县委某某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白茶发展的实施意见;8、某某县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9、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第三节

6、 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发展当地白茶生产,使丰富的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商品优势,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能够促进白茶主产区既增产又增收,稳妥地加强地方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对地方特色经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优质白茶种植。本项目白茶引进良种优特栽培,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做到高投入、高效益。生产的优质白茶供应国内外市场,并辐射周边区域,提高农户栽种白茶积极性,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该项目经全面论证,规模适宜,预期效

7、益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项目达产后,生产年平均销售收入为4434.00 万元,年所得税 422.95 万元;经营期内,年平均投资利润率 26.3%,总投资收益率 28.4%;内部收益率 15.2%(税后,下同),财务净现值 2426.42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7.40 年。综合以上结论,该项目的实施,能向市场提供茶制品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发挥某某良好生态的优势,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和群众收入,促进农村致富奔小康和地方。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一

8、节 项目建设背景茶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饮料,同时又被现代科学证实并被人们誉为“21 世纪 健康饮料” ,也是某某 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人类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高品质、无污染的茶需求日增,为某某县独特的生态环境蕴育的高山茶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开发白茶已成为某某县茶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方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的污染问题的普遍关心,消费者渴望得到富营养、好品味的有机食品,开发无公害白茶正迎合广大消费者这一需求。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一种低温情况下产生叶绿素缺失的一种遗传变异体,是茶树中的特异性品种,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我国各地一些

9、地方均有发现,如浙江安吉白茶。由于这种茶树代谢机能的特异性,低温时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但显著的提高了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因此,早春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均在 6%以上,高者甚至达 9%。这时其他一般绿茶品的含量只有 2%-4%。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由 20 多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茶氨基酸要占氨基酸总量的 50%60%。这种茶氨基酸是茶的特征性成分,到目前为止,除一种中有少量发现外,其余动植物中均未发现。白茶的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但其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某某县位于江西省某某市的东部,武夷山脉西麓,闽赣交界,与 2 省 3 市 6 县毗邻,地处国家级风景区武夷山和龙

10、虎山之间,鹰厦铁路、316 国道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主要通道。全县国土总面积 1251 平方公里。全县山地面积 164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87.5%,森林面积 101895 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 592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87.2%,居全省前列。 县 境内拥有江南少有的大片原始森林和总面积达 13866.53 公顷的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专家誉为“ 华夏翡翠、人类绿舟”, “世间天然氧吧” 。 县域主要河流均达到国家 1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功能区标准。优 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十分适宜白茶的种植。近年来,某某县紧紧围

11、绕“生态立县、绿色 发展” 的战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等产业,并着力推行生态体系建设,打响生态品牌、面包品牌、中国虎品牌,创建生态某某、开放某某、创新某某、和谐某某,努力把某某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经济高效、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强县。努力培植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建设生态文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实际措施。为充分利用某某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某某县引进某某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根据中共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关于加快白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资发200726 号的文件精神,为巩固招商引资的成

12、果,走一条适合某某县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某某县拟在马头山镇新建白茶种植基地 7500 亩,并在全县推广。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某某县绝大多数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核心问题是促使农民的收入迅速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明显增强。近年来某某县面包大军发展迅速,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某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而白茶作为我国的第一饮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经济价值,可为广大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在某某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3、茶叶作为一种多年生农作物,其生长受地形影响较小,并且一次栽种可长期受益,在广大山区起着其它经济作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省部分茶叶主产区如婺源,茶产业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茶叶生产,也必须发展茶叶生产。2007 年,某某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已达 6000 亩,白茶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论证,被省农业厅评为金奖,日前又在江西省首届茶博会上荣获金奖,且白茶市场价格快速飙升,已由每斤 600元上升到 2000 多元。可以看出,加快白茶产业的发展、增加白茶产值和出口创汇,既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可使农民得到持续、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和农民增收两难的矛盾

14、和困境,极大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本项目的建设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由于受基础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某某县农村仍有不少贫困人口,而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又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这些地方种植一般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难以为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白茶是最适宜山区和半山区生长的经济作物,也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某某县广大山区具有发展白茶生产的优越生态条件,农民也有种茶、饮茶的传统,积累了许多种茶经验。日前,在某某县召开的全县领导干部会上指出,某某县将在 5 年内,将白茶种植面积扩大到 3 万亩,受益农户达到 2 万人,实现年产值 8 亿元左右,真正把白茶培育成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本项目正是

15、在此政策基础上建设。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对 于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其它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本项目的建设是提升某某县茶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某某茶类资源丰富,有马头山云雾茶、白茶、大觉岩茶等,为某某县传统农业,为某某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全县在围绕生态立县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向,大力发展白茶产业,是符合当前某某县农业发展实际的,且随着某某县生态旅游业高速发展,为某某生态农业发展扩大了难得的市场。但由于白茶种植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而某某县白茶种植技术力量薄弱,农业基础差,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在进行茶叶生产管

16、理上,存在着管理粗放,生产销售混杂,优劣不齐,对某某的茶业形象及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项目单位根据当前乃至世界茶业发展方向,提出在某某县马头山镇种植 7500 亩白茶基地,带动全县茶业健康发展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四、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某某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白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可加工性强, 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涉及到一、二、三次产业,可以生产多种延伸产品,并适宜大规模生产。充分发挥某某县白茶产业优势,大力培植白茶龙头企业,提高茶叶集约化生产水平,将极大地促进某某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 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综上所述,某某白茶种植基地开发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