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98871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9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写作与讲评》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写作与讲评,郑军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一、教案举例,生词:约会 湿 排队 提前 课文:约会(课时100分钟) 张正生是个年轻的老师。今天是星期日,他跟女朋友玲玲在公园有个约会,可是他来到公园的时候,玲玲已经等他半天了。她不高兴了。 玲玲:你看看,已经几点了? 正生:哟,都10点了,真对不起!其实,我7点半就出来了。没想到,等了半个钟头才上了车。 一下车,我就跑来了。你等了我半天了吧? 玲玲:看你,衣服都湿了。给你扇子。这儿有个冷饮店,咱们先去吃冰淇淋吧。 正生:公园里也有冷饮店,我先去买票吧。 玲玲:我一来就买了。 正生:票好买吗? 玲玲:不好买。我排了10分钟的队,才买到票。我买了票,

2、等了你半个钟头,你才来。我 刚才都有点儿生气了。我想你一定不来了。 正生:我怎么可能不来?以后,我提前两个半小时就出来!咱们进去吧!,约会(第三十四课) 教学对象:一年级第二学期留学生 所用教材:初级汉语课本 课型:综合课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副词“就”和“才”的意义和用法 使学生在听说练习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 2. 教学步骤: 复习上一课的语法点和课文(10分钟左右) 听写本课生词(25分钟左右) 讲解和练习本课语法点(20分钟左右) 以听说为重点练习课文(40分钟左右) 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左右),3. 教学环节 3.1 复习旧课 时态 3.1.1 回答问题 你每天上几个小时

3、的课? 你想学多长时间汉语? 昨天你打球打了多长时间? 你几点睡觉? 每天你睡几个小时觉?你学习汉语多长时间了? 3.1.2 听写 他在北京学习了4年汉语。我复习了20分钟生词。 他打了一个小时球。 他们爬山爬了半个小时。 3.2 生词讲练 3.2.1 听写,3.2.2 重点词汇讲练 实词操练 约会:去约会 有一个约会 跟朋友有一个约会 湿: 衣服湿了 鞋湿了 排队:排队买票 排很长的队 排10分钟队 提前:提前来 提前离开 提前开车 虚词操练 就: 7:30就来了;10:00就睡觉了; 坐出租车去半个小时就到了。 才: 8:30才来;晚上12:00才睡觉; 坐公共汽车两个小时才到。 都: 都

4、8点了,你才来; 衣服都湿了。 好: (副词,容易) 电影票好买; 汉语不好学;开车好学。,3.3 语法讲练 3.3.1 “就” 引入:8点上课,他7点就来了。(板书) “就”表示说话人觉得动作发生得早、快、顺利,句子末尾常用“了”。 昨天晚上他9点半就睡觉了。(早) 昨天我的作业一个小时就坐完了。(快) 我坐了半个小时的车就到了。(快) 我排了5分钟队就买到票了。(顺利) 3.3.2 “才” 引入:8点上课,他7:55才来。(板书) “才”表示说话人觉得动作发生得晚、慢、不顺利,句子末尾不用“了”。 他昨天晚上12:00才睡觉。(晚) 昨天我的作业三个小时才做完。(慢) 我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

5、到。(慢) 我排了50分钟队才买到票。(不顺利),练习:用“就”和“才”填空 她每天6点半起床,今天她6点钟_ 起床了。 我8点 吃早饭。 8点钟车_开了,他8点半_来。 电影7点半开演,他们6:50_来了。 飞机下午1点_起飞呢,上午10点我们_去机场了。 要坐火车去的话三个小时_到了,坐汽车的话五个小时_能到。,3.3.3 “一点儿”和“有(一)点儿” 1)“一点儿” “动词 + 一点儿 + 宾语”表示宾语的数量不多。比如: 我去买(一)点儿东西;我会说(一)点儿汉语;我想喝(一)点儿水。 “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的程度相差不多。比如: 这件衣服太肥了,有瘦(一)点儿的吗? 这双鞋太

6、贵了,有便宜(一)点儿的吗? 2)“有(一)点儿 + 形容词”表示程度不太高,多表示说话人认为是不如意的。比如: 这件衣服有点儿肥;今天有点儿冷;老师有点儿生气;他的房间有点儿脏。,3.4 综合讲练 3.4.1 提问 今天是星期几?张正生跟谁有个约会? 他几点出来的?他坐车顺利吗? 他到公园门口时,玲玲来了吗? 她为什么不高兴?谁买了公园的门票?好买吗? 他们在哪儿吃冷饮? 3.4.2 复述课文 先集体复述,再单独复述 4. 总结和布置作业,二、教案设计(综合课),教案一般有两种形式: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都包括正本和附件两大部分。 详细教案是教师把在课堂上自己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把所有的指令和

7、讲练的方法,把对教材的处理,把补充的例句和材料,把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其答案等等,全都写出来。 简要教案是把课堂活动提纲挈领地写出来,把重点、难点、容易忘的内容和补充的材料写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提示自己。,1、教案的要素,详细教案包括以下要素: 教学对象、教材、课型; 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2、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包括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顺序、所有的指令和讲练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补充的例句和练习材料、总结、布置的作业、每一项活动具体的时间分配等等。 一般课堂教学环节由三大部分组成:复习旧课、讲练新课、总结和布置作业。 讲练又包括3类:生词讲练、语法讲

8、练、和课文内容讲练。 教案写作的重点是教学环节的完整性。,2、教学环节,(1)复习旧课 一般采用回答问题、听写等方式。 (2)讲练新课 学习新课的程序为: 讲练生词讲练课文讲练语法练习。 课文讲练和语法讲练的顺序可以按实际情况处理。,生词讲练,展示生词: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以领读;出示卡片;听写。 领会性生词学生会读、会写、懂意思就行。 应用性生词要设计练习,比如用当课生词回答问题、填空,判断词语的位置、改句子、完成句子等。,语法讲练,语法讲练顺序:展示解释机械练习扩展练习。 展示:实物(比字句)、图片、动作(拍一下)、设置情景(惭愧)、复习旧课等。 解释:先讲语法点的语法意义,再讲结构,最后

9、讲功能,即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是重点。教师要一边讲一边举例。 机械练习: 口头练习:设置语言情境并给词,让学生依照例句,扩展词语来造句。 笔头练习:老师给词,学生选词做完句填空。 扩展练习: 口头练习:老师说半句,让学生补完半句。 笔头练习:老师给出句子,让学生根据句型进行转换。 交际练习:师生问答、情景对话。重复操练包含语法项目的句型。 最后还可简要归纳。,课文讲练,先展示课文,从听入手,也可以从读入手。 教师领读一遍然后进行逐句问答练习以使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此基础上做成段表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最后给学生设计情景,让学生练习活用,应用课文的话题或者结构、功能说他们

10、自己想说的话。,练习: 可以穿插在语法讲练和课文讲练中,也可以讲完后集中练习 总结和布置作业: 在一堂课的最后,用几分钟来完成 附件: 板书设计:包括写在什么位置,什么内容,用什么颜色的笔; 教具准备:包括制作和如何使用教具; 教学后记(在课后写)。,三、听力课教案,听力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听前练习、听时联习、听后练习(听力课多采用辨别正误、选择、填空等练习 ) 1. 复习(10分钟以内) 2听前练习(30分钟左右) 通过语音、词汇、句子的练习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为听力练习扫除障碍。 3听时练习(40分钟左右) 一边听课文一边做练习。 4听后练习(15分钟左右) 通过快速问答、读课文、讨

11、论、小节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深化听的内容。 5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左右),王兰:彼得,你经常跟女朋友跳舞吗? 彼得:不,今天是第一次。 王兰:是吗?你们美国人不是很开放吗? 彼得:我不是美国人,我是联合国人。 王兰:有联合国人吗?你真会开玩笑。 彼得:怎么,你不相信?我爷爷是英国人,我奶奶是法国人,姥爷是德国人,姥姥是意大利人,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日本人,你说我是不是联合国人? 王兰:这么说你们家真成了“小联合国”。 要求: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少于三种听力练习。,一、辨音,划出你听到的音节: 1. jngchng jntin 2. kifng kiwnxio 3. dyc dqc 二、根据你所听

12、到的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 彼得经常跟女朋友跳舞。 2. 彼得的爷爷是英国人。 3. 彼得的姥姥是意大利人。 三、听后填空: 彼得的爷爷是 人,奶奶是 人,姥爷是 人,姥姥是 人,爸爸是 人,妈妈是 人,所以彼得说自己是“联合国人”。,四、口语课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练重点词语,尤其是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讲练本课的语法点,使学生会正确使用它根据情景说话; 训练学生使用课文的话题和结构进行口语表达。,教学步骤和环节: 口语课的教学步骤和环节跟综合课类似,只是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间占的比重更大一些。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5分钟以内) 2. 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20分钟左

13、右) 2) 课文讲练(20分钟左右) 3) 讲练语法点(20分钟左右)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20分钟左右) 3.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左右),设计口语课教案。(对象为具有HSK初等B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儿去吧。 要求: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教学目的 1掌握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了”的用法,并能在日常对话中运用 2分清“我们”、“咱们”的区别,并能

14、正确运用这两个词 3掌握询问活动的基本句型以及回答方式 训练重点 1重点词语:上、去、哪儿、了、想、也、一块儿、我们、咱们 2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动态助词“了1”的用法。 3代词“我们”、“咱们”的区别和用法 4表示去向的动词“去”、“上”的用法 5疑问代词“哪儿”,五、练习,甲:你喜欢不喜欢看足球比赛? 乙: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甲: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足球比赛,你看没看? 乙:没看,哪个队对哪个队? 甲:上海队对大连队,踢得相当精彩,你没看,太可惜了! 乙:下周就要考试了,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复习功课。 要求: 1从课文里挑出五个需讲练的语言点。 2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1从课文里挑出五个需

15、讲练的语言点。 1)正反问句:喜欢不喜欢、看没看 2)动补式短语的用法:喜欢得不得了、踢得相当精彩 3)动词“对”的用法:哪个队对哪个队、上海队对大连队 4)时间副词“就要”:下周就要考试了 5)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太可惜了、时间太紧张了,2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汉语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有“得”的动补式短语的用法。 3 学习和掌握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 2) 课文讲练 3) 讲练语言点 4) 重复、问答、模仿等课堂技能训练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综合

16、课教案(情景:大卫下了飞机,在海关输入关手续) 大 卫:您好! 工作人员:您好!欢迎您到中国来。 大 卫:我是第一次到中国来,请多关照。 工作人员:啊!您汉语说得真好! 大 卫:哪里!我才学了两年汉语。我该办哪些手续? 工作人员:您是来经商还是来旅游? 大 卫:我应贵国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邀请来联系业务,当然也想游览一下名胜古迹。 工作人员:请填一下入境卡。请把您的护照给我看一下。 大 卫:这是我的护照。这样写可以吗? 工作人员:可以。希望您在中国生活愉快。 大 卫:谢谢。再见! 要求:(1) 根据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正确地听写本课的生词。 2 让学生认清汉语祈使句、感叹句的基本结构。在本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