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on-真正的诗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98602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7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yron-真正的诗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byron-真正的诗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byron-真正的诗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byron-真正的诗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byron-真正的诗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yron-真正的诗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yron-真正的诗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浪漫诗人,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波澜诡谲的浪漫主义文苑诗坛上,他是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是身着戎装,叱咤风云,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让我们走进拜伦,走进一个浪漫世界。,世界十大文豪,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6th Baron Byron (22 January 1788 19 April 1824)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a leading figure in Romanticism. Among Lord Byrons best-known works are the narrative poem

2、s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and Don Juan. The latter remained incomplete on his death. He wa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European poets, and is still widely read. Lord Byrons fame rests not only on his writings, but also on his life, which featured extravagant living, numerous love affairs, deb

3、ts, separation, and allegations of incest and sodomy; he was famously described by Lady Caroline Lamb as “mad, bad, and dangerous to know“. Byron served as a regional leader of Italys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the Carbonari in its struggle against Austria, and later travelled to fight against the T

4、urks in the Greek War of Independence, for which the Greeks consider him a national hero. He died from fever in Missolonghi,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

5、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 Harolds Pilgrimage, 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Don Juan, 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

6、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

7、”。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拜伦可以说是一个美少年,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一头褐色的卷曲头发,皮肤白皙,人们都很喜欢他。尤其是拜伦的嗓音很好,说话声十分悦耳。因此在后来剑桥大学中,同学们都叫他“好嗓子绅士”。 惟独跛足这一生理缺陷,常常使他感到自卑和痛苦。拜伦是跛脚的。造成这个残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天生的;另一

8、说是因为母亲残暴,一时气极把他打成这个样子的。幼年时,每当他在街上走过,总会听到人们这样议论他:“啊,多么漂亮的孩子啊,可惜是一个跛脚。”这时拜伦马上就会脸红起来,认为说话的人侮辱了自己,就抹着眼泪,一边大声说:“不许你这样说我!”一边就向对方扑去。 拜伦从小好学、聪颖,记忆力特别好,但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顽皮,有时还搞一些恶作剧。他的善良、正直和义气很快受到小伙伴们的喜爱,但他时而亲切时而暴烈的性子又使他们吃惊。“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难以驾驭,”一个老师曾这样评价他。他喜欢读各种书籍,尤其是历史书籍,他常常恳求母亲把关于罗马、希腊、土耳其的历史故事书从公共图书馆里借回家来。每当夜色降临

9、,小拜伦就带着新奇、甜蜜和一点点恐怖的感觉去读书、去遥想,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徜徉、留连。 青年时就读于哈罗公学(崇拜拜伦的丘吉尔首相就是从这儿毕业的)。在哈罗公学的日子里,拜伦对正规的课堂学习一如既往地不大用功,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他却能大笔一挥,写出三四十句拉丁文的六韵诗行;他对课本不感兴趣,却热心于课外阅读,博览群书,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后来回忆说:“人们从未看到我读书,老是懒洋洋的,恶作剧或作游戏,事实上我在吃饭时读,在床上读,在没有人读书时读,自我5岁以来,就读了所有的读物。” “懒散而博学”是他中学时代的特点。 拜伦在学校,除了以善于谈吐和广为读书闻名外,他的好斗也是出了名的。每当

10、有人嘲笑他的残疾而欺侮他时,他总能以非常的勇气打败对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两下的。这种勇气和斗争是他一生的最大特色。 拜伦居住在瑞士时,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发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身残的孩子心灵要求更加完美,作品,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的诗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杂志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

11、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伦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The Giaour)、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海盗、柯林斯之围(The Siege of Corinth)和7部诗剧,如曼弗雷德(Manfred)、

12、该隐(Cain),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 拜伦是多产诗人,1833年出版的拜伦诗集,有17卷之多。拜伦著名的诗有: 闲散的时光 当初我们两分别 给一位淑女 雅典的女郎 希腊战歌 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 我见过你哭 我给你的项链 写给奥古斯塔 普罗米修斯 席雍的囚徒 给托马斯穆 尔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唐璜 其中唐璜是拜伦的代表长诗之一,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

13、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拜伦在唐璜中曾说此诗他将写一百章,但是,在写成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的一小部分后, 1823年初,希腊抗土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在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

14、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

15、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拜伦经典语录,Friendship is love without his wings 友谊是没有羽翼的爱 Love my I report with sigh, hate my me to smile away, regardless head top what kind of the sky, I will gre

16、et the whole storm 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将迎接一切风暴。 If I should meet thee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假使多年以后, 我们会再相遇, 该如何致侯 ?以沉默或眼泪。 真正有血气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视,又不怕忍受忽视。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人是快乐与悲伤之间的钟摆。 无论如何,总不能敲已过去了的时钟 一切悲剧以死亡结束,一切喜剧以结婚告终。 一夜醒来,我发现自己已经成名了 天下女人一张嘴,从南吻到北。,She Walks in Beauty,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 She walks in beau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