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有感:《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

上传人:8** 文档编号:74798498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有感:《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有感:《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有感:《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1月20日,我们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激浊扬清在云南这部反腐警示教育专题片,集中观看过后,我又反复看了几遍,这些发生在我们云南的真实腐败案例,一次又一次震撼到了内心深处,心情异常沉重,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悲痛感,令人扼腕叹息。是什么让他们迷失本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笔者认为,总结起来有那么四点:一是疏于学习。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的作用犹如药也,可以医愚”等,无一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时常把学习挂在嘴边,大会小会都在强调要加强学习,无论述职述廉还是述法、写个人总结等开篇都要写“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2、“强化学习提升素质”等那么一段,都认为学习很重要,然而,正是这种写在纸上重要、嘴上重要、会上重要,而未把学习入脑入心的态度,最终导致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第二集权欲之殇里提到“历史和实践告诫我们,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思想的总开关出了问题。”不是有句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吗?总开关未拧紧,螺丝松了,在利益诱惑面前,怎能不受到腐蚀。二是违背初心。第二集权欲之殇里的侯xx,一个从高寒山区走出来少数民族干部,一个让同乡感到无比骄傲的佼佼者,当年“去买一本作业本都要花费5个多小时的时间,当时初心就是做一个驾驶员就够了”,但终究因为甘于被围猎,无法坚守自己的初心,最终走上了违反党纪国法的不归路。威信县委书记

3、杨家伟自己说道:“历尽艰辛才走上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但是现在就因为自己的贪心,自己的侥幸心,就变成这个样子,真的是感觉到悔恨交加。”.面对贪欲,他们守不住初心,保不住本真,亲手将自己送入了罪恶的炼狱。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心存侥幸心里,纸永远包不住火。广大党员干部站在高处,要时刻想想低处;自己富有时,想想贫困时;自己如意时,多想想不如意时;多走村入户,看看群众的日子,再看看自己的日子.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得起党、对得起家人,更要对得起自己,如果当要把牢底坐穿时才悔恨,到那时为时已晚。三是交友不慎。曾国藩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有一位外国政要

4、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政治家没有私生活可言,一举一动都有政治。”这一政治特性所规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交友必须谨防“私”字作祟,亦即不交私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远离“小圈子”。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个人交友常常被视为生活“小节”,结交什么朋友、到哪里吃喝玩乐都是个人自由,属于八小时以外的私生活,完全不必“小题大做”。于是乎,一些领导交友不慎,时常接触一掷千金的场面,耳濡目染灯红酒绿的生活,也滋生了自己的享乐主义;更有甚者,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面前,丧失了党性原则,突破了应当坚守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一些领导干部一步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往往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一位落马官员后悔的说“总

5、结来总结去总结出一句话,就是铁哥们儿把铁哥们儿送进了铁笼子。”这句话说出了一些官员堕落过程中具有的一些共性被所谓的“朋友”拉下水。如激浊扬清在云南这部警示教育专题片里,时任省联社党委书记的蒋兆岗,刚升任省联社理事长的万仁礼,和刚升任省联社主任的罗敏。意气风发的三人,被人们视为农信社的“三驾马车”,他们相继落马说明什么问题,不也就是说明交友需谨慎吗!如果他们中有一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那其他人会不会受到清流的影响,正是因为他们官官相护,互相利用,正所谓一缸清水已着墨,谁也看不清什么是正道,才会导致“三驾马车”途同归地走上了破纪破法的不归路。借用清末名人曾国藩曾说过的一句话告诫广大领导干部:“一生

6、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四是攀比心理。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攀比之心,往往源于不自知和不知足。攀比之风,贵在懂得知足。激流扬清在云南专题片中的罗马官员,被称为省农信社的“三驾马车”的蒋兆岗、万仁礼、罗敏,楚雄州委原书记侯新华,云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段跃庆,云南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陈云生、威信县委书记杨家伟等,他们沦为阶下囚的原因之一无一不是因为攀比之心作祟,他们一开始尚能做到清正自守,但看到老板们有求于己,认为他们远不如己,却能坐拥豪宅、豪车代步,一番攀比之下,心态便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最终内心扭曲,在行为上一发不可收拾。正是攀比,导致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误入歧途,令其忘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以为是自己的私权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广大领导干部要警惕攀比心理,要涵养健康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和业绩,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坠入无底深渊,悔之晚矣。总之,领导干部要从内心深处加强学习,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线,杜绝“圈子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真正实现自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