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47877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上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姓名:_班级:_一、填空题1、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 7 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 7 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图 7 3、2015 年 6 月 1 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也能够传声。4、自然界有一种会发出笑声的树,俗称为笑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它果实上面有许

2、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面的籽撞击壳壁, 使其发声。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6、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 1.6 s 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m,声速按 340 m/s 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的形式传播。二、选择题7、如图 2 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

3、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图 28、如图 4 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图 4 9、下列各图(图 3)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10、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 B变小C不变 D不能确定11、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12、暖水瓶的瓶胆夹壁

4、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13、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 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 D 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14、下列乐器中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A鼓 B笛子 C吉它 D二胡1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离得太远,只能

5、用无线电话联系; B 宇航员们戴的头盔隔音;C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D使用无线电话交谈,便于录音。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17、201.5 年 1 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 A 点大喊一声,经过 6s 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 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18、你面向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A大于 34 米 B大于 17 米 C等于 17 米 D

6、等于 34 米 19、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20、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三、简答题2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结论: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2) 22、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只有 0.1 m/s,请你写出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三个合

7、理的场景。23、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下面的声学问题.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该首诗包含了很多声学道理,分析这首诗填写以下表格:四、实验,探究题24、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我们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是否有关?现提供音叉、小槌、装水的玻璃杯等,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25、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l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

8、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26、图 6 中(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境。(一)甲图说明声音在 中能传播;(二)乙图中的声音通过那些介质传到耳朵里去的 ;(三)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五、计算题27、现代汽车广泛利用了倒车雷达,它在工作时

9、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如图,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发射声波,经过 0.01s 后收到回波如果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汽车此时离障碍物多远?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 解: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2、振动 真空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假如玻璃罩内没有空气,将听不到铃

10、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7、A解析:音叉周围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间接地说明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故 A选项正确;音叉发出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故 B 选项错误;声音的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后由于距离发声体变远而导致响度变小,此结论与题目实验无关,故 C 选项错误;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液体中次之,在固体中最大,所以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大,且此结论与题目实验无关,故 D 选项错误。8、 A 解析: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被弹开说明音叉正在振动,声音消失后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说明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11、的,故选A。9、D 解析:A 选项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选项中,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选项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大,振动时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变高,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 选项中,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0、A 11、A 12、分析: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

12、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解答: 解: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故选 D13、分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让锣停止发声,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了振动,也就停止了发

13、声解答: 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要使锣停止发声就要让它停止振动A、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手掌也可以传声B、手与锣面是不可能形成真空的C、锣面停止振动,锣声就会立即停止发声D、声音可以通过手传播,手是遮不住声的故选 C14、B 15、C 16、A 17、18、 19、A 20、D 三、简答题四、实验,探究题24、本题考查响度与振动幅度关系的探究。实验中,音叉的振动幅度太小,可利用转换法通过水的振动来显示。实验中,还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保证音叉每次振动的快慢相同。答案:先用小槌轻敲音叉,听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并立即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有水花溅出。将音叉拿出来使其停止振动后,再用力敲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并将其再次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水花溅出更多且水的振动幅度更大。25、(1)固体能够传声、(2)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振动停止,声音停止、(4)不能 26、固体 液体 真空 五、计算题27、 解:超声波从汽车到障碍物的时间:t= 0.01s=0.005s,v=汽车到障碍物的距离:s=vt=340m/s0.005s=1.7m答:汽车此时离障碍物 1.7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