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771502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七上《论语》八则ppt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29,1,论语八则,张璇,2019/1/29,2,读论语原文直接认识孔子,一个研究生在中国哲学专题大考考卷上所写下她本人读论语的经验:“从前念大学时,老师讲性与天道,讲命,我觉得十分苦涩。一旦听到中国哲学,就避之如蛇蝎。后来年纪大了一些,因为对经典有想认识的念头,所以抱着不妨试一试的态度尝试去了解。最后发现,还是从原典看的方法最好,(当然最佳是有良师指导)。,2019/1/29,3,反复读诵便可领悟其义,首先,朱熹认为在群书之中,论语最为重要。他说:“读其它书不如读论语最要,盖其中无所不有。”换句话说,论语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 至于读法,朱熹说:“看此一章便须反复读诵,逐句逐节

2、互相发明,如此三二十过而不晓其义者,吾不信也。”,2019/1/29,4,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2019/1/29,5,孔子其人,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019/1/29,6,论语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论语是一部语

3、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2019/1/29,7,论语书名的来历,汉书经籍志引刘向的话,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 郑玄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郑玄在注周礼也中谈及论语的名称

4、,他说:“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而独存也。”,2019/1/29,8,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2019/1/29,9,“子曰”是什么意思?,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在这里指孔子。 曰: (yu ) 说,2019/1/29,1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5、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 愉快,返回,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理解,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yn,yu,2019/1/29,11,第一则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019/1/29,12,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

6、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下一则,返回,2019/1/29,13,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2,下一则,返回,2019/1/29,14,第二则译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2019/1/29,15,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疲倦,下一则,返回

7、,wng,di,2019/1/29,16,第三则译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精神疲倦无所得。,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2019/1/29,17,4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教导 教诲,通“汝” 你,下一则,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是,代词,这,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固定句式:“也”译作“是”,返回,hu,r,2019/1/29,18,第四则译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

8、不知的正确态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2019/1/29,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以何,为什么,叫做,聪明,以为耻,=以是,因此,5,下一则,返回,2019/1/29,20,第五则译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9、勤奋好学,谦虚好问,sh,2019/1/29,21,“谥号”的作用,谥号,大约出现于西周初年,人们根据死去帝王生前的行为事迹,封给他们一个称号,就是谥号。像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就是谥号。除了帝王外,后妃、文武高官或者有特殊功业的人都可以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如岳飞死后谥为武穆王。 谥号以生平事迹为依据,所以有褒贬怜不同含义。建功立业,多行善德的帝王,常用武、昭、恭、敬、庄、烈等美称;不行仁政,残暴无义的帝王,常用暴、炀、昏等贬称;如果刚当皇帝就死了,或是抱负未及施展就死了,一般给予怀、哀、悼、闵等怜称。,2019/1/29,2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何有于我哉!”,

10、记,厌倦,满足,疲倦,=于我有何哉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6,下一则,返回,hu,zh,2019/1/29,23,第六则译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在心里,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从不感到厌倦,哪一样我有呢?,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2019/1/29,24,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于之 在里面,他们的,优点 好的方面,顺从 学习,下一则,返回,2019/1/29,25,第七则译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11、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2019/1/29,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启发,想说而不能表达,方角,返回,想弄明白却不能,提出,类推,就,教,2019/1/29,27,第八则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有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我就不教他了。”,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12、2019/1/29,28,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2019/1/29,29,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019/1/29,30,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返回,2019/1/29,31,知识拓展,论语别裁南怀瑾 中国孔子http:/ 张璇的公文包 http:/ (http:/ 补充,2019/1/29,32,2019/1/29,33,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2019/1/29,34,2019/1/29,

13、35,孔子其人,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2019/1/29,36,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2019/1/29,37,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019/1/

14、29,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2019/1/29,39,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2019/1/29,4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

15、,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019/1/29,41,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2019/1/29,42,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2019/1/29,4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2019/1/29,4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