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4766961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492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92页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92页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92页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92页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4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河西学院二一一年五月2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审委员会主 任:张 静副主任:刘振来 罗均华成 员:陈 艳 顾建雄 刘永科 王学志 向根祥 张志荣 赵文忠编写组:陈 艳 董光兴 葛素红 韩久宁 韩振海 贺德春 贺 龙 何永林 胡树铎 李春锋 李娟霞 李守义 廖永潘 刘振来 罗均华 孙桂华 杨宁选 张科智 郑少山 目录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教学大纲3高等数学教学大纲16高等数学III教学大纲28力学教学大纲39力学实验教学大纲55热学教学大纲68热学实验教学大纲77电磁学教学大纲85电磁学实验教学大纲94光学教学大纲106光学实验教学大纲116原子物

2、理学教学大纲123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大纲135电工学教学大纲139电工学实验教学大纲150理论力学教学大纲158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166模拟电路教学大纲181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大纲192数字电路教学大纲218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大纲22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教学大纲249量子力学I教学大纲260电动力学教学大纲269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277物理学史教学大纲300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大纲311现代光学教学大纲316数值分析教学大纲323MATLAB应用教学大纲331专业方向课物理教育学教学大纲343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356中(小)学物理教学标准与教科书研究教学大纲362教育实习教学大纲367毕业论文(设

3、计)教学大纲371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377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80物理学前沿讲座教学大纲385中学物理教学课件设计教学大纲391金工实习教学大纲398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大纲403中学物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411固体物理教学大纲417科学实践教学大纲425量子力学II教学大纲427计算物理教学大纲435理论物理专题教学大纲443非线性物理学教学大纲449等离子体物理教学大纲456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466信息光学教学大纲472信息光学实验教学大纲479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485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编号:1003006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80/5开

4、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设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物理学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系统的介绍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算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和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思想观念到思维方式上完成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2使学生系统地获得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3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

5、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学习各门后续课程和各类专业课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三、学时分配表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小计1函数与极限16162导数与微分12123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2124不定积分885定积分886定积分的应用10107微分方程1414合计8080四、教学教法建议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思想性强,与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较多,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重要概念的背景思想,理解重要概念的思想本质,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及分析,掌握数学概念

6、、方法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各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习题课、作业、辅导)的有机联系, 特别是强化作业与辅导环节,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由于学科特点,本课程教学应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师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 );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1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70)本文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3理解

7、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函数关系式。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和图形。5理解极限的概念(对,,证明中,仅掌握一次不等式放大(缩小)的应用),了解分段函数的极限。6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掌握极限存在的二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并会应用这些性质。教学重点1. 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2. 极限的概念、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3. 两个重要极限及其应用4. 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阶

8、的比较5. 函数的连续性及间断点、初等函数的连续性6.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1. 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2. 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及应用3.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4. 间断点及其分类5.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应用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内容1映射与函数 2数列的极限 3函数的极限 4无穷小与无穷大 5极限运算法则 6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7无穷小的比较 8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9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10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法建议本章的概念较多,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极限和函数连续与间断点的内容时,可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

9、个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的物理和数学情境,以案例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实行启发式教学。考核要求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2. 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掌握判断函数这些性质的方法。3. 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会求给定函数的复合函数和反函数。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5. 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6.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一些基本的判断和计算。7.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

10、限的方法。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9.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 掌握连续函数的运算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熟悉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与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零点定理与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教学目标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以及导数与微分的关系。2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5会求函数的微分。6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

11、形式的不变性,了解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7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阶导数。8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9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教学重点1.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导数与微分的关系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高阶导数4. 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教学难点1.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2. 分段函数的导数3. 反函数的导数4. 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 导数概念 2. 函数的求导法则 3. 高阶导数 4. 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 5. 函数的微分 教法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导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微分时,可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的物理和数学情境,以案例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实行启发式教学。考核要求1.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掌握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