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4766244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炭河里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 考古资料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21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20012005年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经过三次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西周时期城址的发现尤为重要,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将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公布如下。 一、遗址概况(一)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图一 炭河里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现改名为栗山村),地处湘江支流沩水上游黄材盆地的西部,东经 112530,北纬28900,东距长沙直线距离100余公里(图一)。沩水发源于雪峰山东北麓宁乡县与安化县交界处海拔700余米的沩山

2、,其上游正源为黄材河(当地俗称“炭河”,因其为沩水正源亦称“沩河”),黄材河自西向东于横市镇与南来的楚江合流后始称沩水。黄材盆地是黄材河中段一个不大的山间盆地,略呈椭圆形,东西长,南北窄,面积数百万平方米。盆地中央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约115米,周围被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高山环抱。溪、胜溪、蒿溪等几条小河分别从北、南、西三面冲出山口在盆地西部汇入黄材河,炭河里遗址正处在黄材河、溪、胜溪三条小河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交汇处的北岸,属河流一级阶地自1959年修建黄材水库以来,在盆地周围台地、低山和河滩等处陆续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已250件,是湖南境内出土商周铜器最密集的地区(图二

3、)。 图二 炭河里城址附近地理环境及以往出土商周青铜器地点示意图(二)遗址发现和以往工作情况1963年5月,沩水流域大水过后,村民姜某在黄材河与溪河交汇处河滩发现一件商代青铜提梁卣并上交湖南省博物馆。7月,湖南省博物馆派高至喜等前往当地调查发现该遗址,高至喜先生确定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并认为遗址与周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可能有联系1。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何介等对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不足20平方米,所获遗物不多,发掘材料至今未正式分布,但何介2、王文建3等先生在相关论文中披露了此次发掘的部分文物,并一致认为遗址的年代为商末至西周早期。1994年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沙市文物工作

4、队、宁乡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并聘请湖北沙市博物馆文必贵同志为技术指导,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重新调查,为日后进行的科学发掘奠定了基础。(三)遗址保存现状遗址现存范围分布于黄材河北岸与溪河交汇处的扇形地带内,保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据调查和发掘得知,遗址主要部分堆积厚约2米,其中下层厚约1米为商周时期堆积,上层厚约1米为秦汉以后堆积,以清代至民国时期堆积为主。遗址现存区南边断崖为1969年大水后修建现黄材河北堤取土形成,断崖以南部分商周时期文化堆积已被全部破坏。遗址东面受溪河常年冲蚀,也被切割成高差约3米的断崖。在两条河相夹的扇形地带的西北部,有一段长200余米、宽1215米、高出两侧地12米的土堤,

5、小地名称为“界基上”,当地村民传为民国时期修建的公路。土堤呈东北西南走向,平面形状为圆弧形,东北端靠近现溪河、西南端靠近遗址保存区南边断崖,商周时期文化堆积主要位于土堤与两条河所围的扇形区域内(图三)。图三 炭河里城址远眺(由东南向西北摄)二、城址的发现与发掘(一)发现和发掘经过2001年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此次发掘共布5米10米的探方5个(位置相当于T1001T1004、T2003T2006、T2105、T2106),面积为250平方米。因在晚期(清代至民国)堆积下发现大面积商周时期的人工黄土遗迹,判断可能是大型土台建筑基址。为便于以后整体揭

6、露,遂将其全部掩埋,未继续向下发掘,故实际发掘面积仅63平方米。虽然此次发掘的面积小,出土遗物不多,但大面积人工黄土台遗迹的发现,初步显示了该遗址的重要性。2003年11月2004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的规模较大,除在遗址保存区南部开5米5米探方84个、整体揭露两座大型黄土台建筑基址外,还在遗址各部位开探沟6条、在黄材河南岸盆地内开探沟4条,发掘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现将发掘经过介绍如下。首先,在2001年发现大面积黄土遗迹部位布5米5米探方36 个,将黄土遗迹全部揭露,确认该遗迹为一座

7、大型人工建造的黄土台(1号黄土台),并在其上清理出大量排列有序的柱坑,推测是一座大型建筑的基址,编号为F1。清理F1的同时,通过1号探沟发现其北边相同层位下另一座规模更大、堆积更厚的黄土台(2号黄土台)。两座黄土台相距约10米,方向一致。考虑2号黄土台位置靠近遗址保存区的中心部位,保存情况可能更好,于是开5米5米探方48个,进行全面揭露。两座大型黄土台及其上大型建筑遗迹的发现,使我们意识到遗址西北部的土堤有可能是城墙。于是选择在土堤中段开1.5米30米探沟(即2号探沟,位置为遗址统一编号的T8511、T8611、T8711T9011东半部)进行解剖,结果证实该土堤确为人工建造,建造年代不晚于西

8、周时期,初步认定其为城墙。为进一步确认城墙的发现,我们同步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城墙解剖探沟向城外延长20米,寻找城壕。二是在城内东北、西南部开挖长探沟4条(编号36号探沟),以了解城内各部位文化堆积和城址功能区的分布情况。三是在黄材河南边和溪河东边盆地内进行地面调查和探沟试掘,考察河流改道的情况。因为如果土堤确为城墙,那么两条河目前所在位置正好处于城的中心部位,则两条河肯定经过了改道。这些工作取得了两个重要收获:第一,找到了三条壕沟,其中城外1条(G9)城内2条(G5、G6);第二,证明了遗址现存状况的形成与东、南两条河流的改道有关。2004年11月2005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

9、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分两个区进行,发掘面积为600平方米。此次发掘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通过在居址区两座黄土台之间8个5米5米探方(T1005T1008、T2005T2008)的继续下挖和对两座黄土台进行的探沟解剖(编号为7、8探沟),对城内居址区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二是在城墙解剖沟(2号探沟)南端开5米5米的探方16个(T7311、T8311、T7312T7712),对城内两条壕沟进行大面积清理,探明了壕沟的堆积情况,出土了大量陶器,进一步明确了城址的形成过程和年代关系(图四)。 图四 炭河里遗址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二)文化堆积与重要遗迹1居址区文化

10、堆积根据1、2号黄土台之间8个探方及7、8号探沟的发掘,居址区的堆积情况以8号探沟为例介绍如下(图五)。 图五 8号探沟东壁局部剖面图第层:为晚于商周时期的堆积。此层较厚,最大厚度达1米。包含耕土层、含铁锰结核的黄土层和砂卵石冲积层,年代为明清时期至现代。第层:褐色黏土层,含少量红烧土,分布并不普遍,厚515厘米。此层下有 F1、F2等遗迹,推测该层为F1、F2的废弃堆积。第层:砂卵石层,主要分布于 F2 下,最厚处达30厘米,F1下较薄或局部分布。第层:灰褐色黏土,含大量砂、红烧土及炭末等,厚约10厘米,局部分布,遗物较少。此层下有F3、F6等重要遗迹,两座房基亦均为黄色黏土人工筑成,厚约1

11、5厘米,位置较F1、F2稍偏北,规模与F1、F2相若,亦呈东西方向。据目前揭露部分所见,F3大部分压在F1下,其北部分布至T2005T2008北隔梁一线,残宽约11米。F6南部压在F2下,北部与F2同被近现代坑打破,残宽近10米。第层:灰黑色黏土层,含红烧土和炭末,厚1020厘米,局部分布。此层下有遗迹F4、F5等,发现于F1和F2之间的8个探方中,各发现排列有序的两排柱8个。柱坑略呈圆形,直径60100厘米,柱间跨度约4米(柱坑中心点间距离),整体分布状况不明,有待今后全面揭露。第层:褐色黏土,分布普遍,堆积最大厚度为50厘米,结构紧密,似经简单夯筑,出土陶片较破碎。F4和F5叠压在此层上,

12、推测此层为F4、F5 及同时期房屋建筑的基础,其形成时间应较短。此层下有小型房屋柱洞若干及灰坑、灶等,因发掘范围所限,房基形状和结构不明。第层:黄色黏土,为流水搬运形成的次生堆积,与城墙内外发掘区第层相同。第层:自然砂砾层,同城墙内外第层。2重要遗迹有房址、城墙和壕沟等。房址 目前共发现房屋建筑基址共6座,其中完整揭露的2座(F1、F2),其余4座因大部分压在F1、F2下未清理。F1,位于遗址保存区东南部(图六、一一),靠近南部断崖,由1号黄土台和发现的25个柱坑组成,西、南部被破坏,台面亦被大量近现代遗迹打破。开口在第层下、叠压第层,残长31.5、残宽 15米,方向93。黄土台主体为他处搬运

13、来的次生黄土,局部有红烧土,夯筑不明显,厚0.10.3米。柱坑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为0.61 米,最大的直径达1.4米,坑探一般为0.40.7米,最深的达1米。柱坑内堆积为褐色黏土夹大量卵石和少量红烧土,结构较紧密,出土遗物甚少。根据规模、柱坑排列和无大量红烧土墙块等情况,推测为有回廊的大型木结构建筑。 图六 1号黄土台及 F1平面图 图一一 F1全景(由东向西摄)F2,位于F1北边(图七、一三),相距约10米,由2号黄土台和36个柱坑组成,西、北、东三面被破坏,南面保存稍好,台面亦被大量近现代遗迹打破。开口在第层下、叠压第层,残长约36、残宽20米,方向93。黄土台主体堆积同1号黄土台,保

14、存厚度一般为0.20.3米,最厚处达0.5米。柱坑形制与堆积同F1,推测应为与F1同时并存的大型建筑。图七 2号黄土台及 F2平面图 图一三 F2全景(由西向东摄)根据F1、F2两座黄土台的规模及柱坑规格、排列等情况分析,我们初步判断为宫殿性质的建筑遗迹,也是遗址目前保存最晚的宫殿建筑。从两座建筑基址上有些不属于该期建筑的柱坑来看,不排除这里还有更晚的商周时期建筑。城墙 位于遗址保存区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高出现地表12米。根据全站仪实测可知,其平面形状呈圆弧形,残长约225、宽1215米。城墙两端均靠近遗址边缘断崖,显示其与遗址同时被破坏,已非其原始面貌。目前西端城墙上建有居民,东端20余

15、米一段城墙因改田破坏仅存宽度不到2米。根据城墙的弧度对城址进行圆形复原,可计算出城内原有面积约为14.5万平方米,其中心正处于现在黄材河与溪河的交汇处,现城内保存面积仅约2万平方米。根据城墙解剖沟即2号探沟的发掘结果(图八、一四),可知城墙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下部墙、墙为基础部分,厚约1米,为较纯净的黄色黏土堆夯结合筑成,其中墙为夯筑,厚1520厘米。基础部分建在原生的砂砾层(第层)上,并有意使墙体中部下凹,以防移位。上部墙墙为主体部分,厚约2米。其中墙为墙体现代扰乱部分;墙、墙为砂卵石堆积;墙为灰褐色黏土夯筑层,位于墙体外侧,起防坍塌作用。墙、墙仅见于墙体外侧,叠压成三角形,起防墙体移位作用。墙是基础部分外侧的护坡,堆积为黄褐色黏土,厚度与基础部分相若。另外,在主体部分下外侧有一打破基础部分的加固槽G1,宽约1米,沟内堆积为夯筑,与墙连为一体,更好地起到加固作用。城墙东段的4、5号探沟中,主体部分已被毁掉,但基础部分的下部仍保留数十厘米。其中在4号探沟中发现城墙墙体建于有意形成的砂卵石基体凹槽中,并在墙体中间部位留有土榫以防移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