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74766062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38 现场4m变更管理_如何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课程对象 讲师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意义第一讲 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上)1. 前言2. 结果为什么有差异(一)第二讲 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下)1. 结果为什么有差异(二)2. 产生品质异常的因素第三讲 新员工教育与人员变更管理(上)1. 案例:新员工与不良率2. 新员工教育与培训内容(一)第四讲 新员工教育与人员变更管理(中)1. 新员工教育与培训内容(二)2. 新员工上岗不良品变多实例分析第五讲 新员工教育与人员变更管理(下)1. 新员工教育与培训内容(三)2. 人员变更管理的方法3多能工的培养与管理第六讲设计变更的管理(上)1. 设计变更时出

2、现的问题2. 设计及技术变更的类型3提出设计变更的情境第七讲 设计变更的管理(中)1. 常见的设计变更失败案例分析2. 常见的设计变更过程中的问题3设计变更要考虑的事项(一)第八讲 设计变更的管理(下)1. 设计变更要考虑的事项(二)2. 设计变更后的相关工作第九讲 作业标准与作业方法变更管理(上)1. 傻瓜式作业标准2. 常见的作业标准分类第十讲 作业标准与作业方法变更管理(下)1. 制订的标准不能执行的原因2. 标准化不等于规范化第十一讲 防止无意识差错与实施“愚巧化”(上)1. 无意识差错案例分析2. 什么是无意识差错3“愚巧化”五原则第十二讲 防止无意识差错与实施“愚巧化”(下)1.

3、案例分享2. 异常发生时的管理3课程总结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生产副总经理,生产制造经理、主管,品质管理经理、主管 人力资源培训经理、主管,车间各级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等) 课程提纲 讲师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意义讲师简介党新民 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讲师。深圳市3A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副总经理、资深顾问师,清华大学生产运作与管理特聘专家、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教授会成员; 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党新民先生在世界一流制造企业任职十年,近7年来又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与研究工作。对数十家企业进行成功咨询,对数百家企业实施培训与指导。撰写的专著有:现场管理实务、品质管理实务

4、、精益生产方式JIT等,累计发行十余万册,更使国内数十万人员受益,成为国内较有声誉的精益生产(JIT、IE)、降低制造成本(TCM)与提高制造品质水准方面的专家。党老师的风格务实,将多年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实际咨询经验同理论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套具有一定理论水准、可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管理方法,深受企业人士欢迎。曾经培训过的企业有广州本田、TCL王牌电器、美的集团、华为科技、格兰仕企业集团、奥的斯广州公司、海信通信、联想集团、三一重工公司等。 课程提纲 课程对象 课程目标 课程意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您将学习到:1.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2.人员变更的管理方法3.设计及技术变更的类型4.设计变

5、更实施方法与步骤5.作业标准与作业方法变更管理6.防止出现无意识差错“愚巧化”五原则 课程提纲 讲师简介 课程对象 课程意义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为什么有了ISO9000系统后,品质异常仍然频繁发生,我们同世界一流制造品质相比缺失了什么?员工流失率高,新员工如何快速上岗,并能保证品质、效率与安全?设计变更后为什么物料积压等类问题频频显现?什么样的作业标准才能让员工有效执行?如何让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达到高水平的作业? 以上种种问题困绕着众多的制造企业。党新民老师将结合在一流跨国企业工作经验和多年实际咨询大量案例,务实讲解,帮助生产管理者深入了解品质异常发生的根源

6、,掌握解决品质异常问题的实用方法。 课程对象 讲师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提纲第一讲 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上)前 言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如何针对性进行员工教育与培训,以及人员变更的管理,防止新手上岗出现异常?如何实施设计变更,防止设计变更时出现异常?为什么有了ISO9000系统后,品质异常仍然频繁发生,同世界一流品质相比,管理缺失了什么?如何系统地解决在设计变更后积压物料频频出现的问题?什么样的作业标准才能让员工有效执行?如何让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承担高水平的作业?明白作业标准与作业方法变更时的管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傻瓜”式的作业标准,如何采用“愚巧化”方法防止错误的产生?上述

7、的问题,都需要深入了解品质异常出现的环节,并结合制造型企业实况,掌握解决品质异常的实用方法。结果为什么有差异(上)(一)案例解析1.男足的比赛结果有差异的原因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年前,即80年代,水平略低于韩国,但相比日本队,我们有80%赢球的把握,只有在发挥不正常时才有可能输。那么,同日本的比赛有多少赢球的把握?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于男足的水平发挥,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图11 影响男足发挥的因素图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影响男足水平发挥的因素,不仅仅是男足教练或某个领导,而且还与整个社会有关,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归纳如下:图12 各种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从上面的影响因素分

8、析可以看出,结果的差异来源于过程不同、条件不同、不断撤换足协领导与主教练。2.企业玻璃粘伤事故的改善玻璃表面粘伤的定义是:汽车玻璃等在深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到600变软,然后依据模具形状,形成要求的弧面玻璃,如果在加热前或加热中,玻璃表面有异物(灰尘、油墨等,因其软化温度同玻璃不同),在玻璃软化迅速冷却过程中,就会粘伤、粘破玻璃表面,影响外观与使用效果。因此,如果手上有油墨,搬拿玻璃易造成油漆点,如下图所示:图13 手上的油墨造成玻璃粘伤造成玻璃粘伤害的原因如下: 铲刀柄被油墨污染导致手被污染的连锁事故对于本事故的改善,就需要设置挂油墨飘架,如下图所示:图14 铲刀柄的固定在改善前,油墨铲

9、刀靠在油墨瓢内,铲刀柄被油墨污染,手抓铲刀柄后,手又被污染,手就会污染玻璃。改善后,将铲刀夹在油墨瓢上方的固定架上,就可以防止被污染。 小印板手柄太短也会导致手被污染的连锁事故对此因素的改善,就需要加长小印板手柄,如下图所示:图15 加长小印板手柄改善前,小印板手柄太短,作业时手上有油墨。改善后,将小印板的手柄加长,作业时方便,手上不易粘到油墨。 第三个可能导致玻璃粘伤的因素是粉末污染产品即在加热弯中因白点异物,导致成批粘伤而成批报废与返修。如下图所示:图16 加热弯中白点异物分析原因,往往是印刷机皮带槽所用的塑钢材料质地不坚硬,磨擦时易造成白色粉末,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箭头所指为白色粉末的

10、部件。图17 加热弯中产生白点异物的部件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需要利用质地坚硬的不锈钢材料做皮带槽,不会再出现粉末飞溅到的玻璃上的现象,如下图所示,箭头所指为使用不锈钢材料做皮带图18 加热弯中产生白点异物部件的改善为了对加热弯中产生白点异物部件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将返修品、报废品、玻璃利用率、劳动强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可得出如下结果:图19 对加热弯改善的效果数据统计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不锈钢材料做皮带槽比塑钢材料质地便宜。在本例中,企业在改善之前,也对玻璃粘伤事故进行了强度要求,但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原来的做法:在作业指导书上用文字规定要求如下: 严禁用脏手触摸玻璃; 检查玻璃外观,严禁

11、将有异物玻璃进行热弯。实施结果: 玻璃粘伤始终高居不下; 现场巡查有违反上述要求,处罚员工理由违反操作规程。在改善后,通过处理导致玻璃粘伤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杜绝和减少了玻璃粘伤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通过这个事例可以得出结论: 管理不是用简单的严禁、禁止的规章,就能起作用。 结果的差异来源于过程方法的不同,到现场去找出过程中真正原因,从过程中明确正确方法,才能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准。(二)品质的理想与现实是不一样1.品质的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理想:不管时间如何变化结果总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图110 理想状态 现实:随时间变化,条件总是在变化,结果总是不一致如下图所示:图111 现实状态 对

12、于理想和现实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如下后发现的问题 设计决定的品质水准不等于批量生产能达到的品质水准; 制造过程决定产品能否持续稳定的达到设计规范水准。以上两点也是品质的决定因素。2.品质规范的数学模型在以产品数量和产品结果为象限构成的区间中,品质规范的上限与下限中间,就应该是合格的产品,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数学模型:图112 数学模型当制造不稳定时,品质结果可能会超越品质规范的上下限,而品质改善后,在制造稳定的情况下,品质结果才能符合产品的上下限要求范围,如下图所示:图113 制造不稳定与制造稳定因此,对于制造过程,就可以定义为制造过程就是不断规范制造条件的过程。第二讲 品质异常在什么时候容易产生(

13、下)结果为什么有差异(二)在实际的工作中,“平均值、基本上、大体上”往往是阻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案例】平均值的情况如果规格为0.30.7,而实物规格一个为0.2,一个为0.8,则平均虽然规格为0.5,即平均值在规格内要求内,事实全是不良品。如下所示的四种情况,虽然平均值相同,但明显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的着眼点)却是截然不同的。图21 四种平均值相同的情况图运用平均值不能解决问题(“大体上”在工作中行不通),正确捕捉事实,建立“无大体上”、“无平均值”的工作习惯。因此: 品质管理核心不是平均值,而是离散度 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在于工作方法的差异 寻找对应这种差异的工作方法(追求原因解

14、析)结果的差异,需要针对现象着手解决,从而避免差异的出现,降低差异度。【案例】依据事实、活用差异让员工记录不良数据,同时设定不良指标进行考核处罚,这样能否得到事实?答案是否定的,这样做,往往就会出现假记录。图22 依据事实、活用差异示意图企业如果仅仅从结果考核进行管理,一定不能成为一流企业,但放弃考核也不行,所以,从分析过程中产生异常开始做起,减少异常出现,才是最好的方法。产生品质异常的因素1.品质异常发生的时机品质异常绝大部分是在什么时候发生?通过对多数品质异常的分析,一般有下列情况: 人的变更; 材料、零件变更; 方法变更; 设备、仪表变更; 发生异常时; 信息传递过程; 工作环境混乱。针对以上情况,就可以采用“4M变更管理”进行品质的改善。2.“4M变更管理” “4M变更管理”的内涵“4M变更管理”是现代品质管理MQM(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体系28个项目中之一。4M指“人、机、料、法”四个因素,而4M变更管理更加入了“测量、环境及信息”三项内容。一般来说,要根据变更内容对品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