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74753119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劳动合同法_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8 Rural Finance Research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理念和内容上对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都做了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应当 以此为契机,积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进 行重新调整,实现用工制度改革的继续推进和人力资源管理 机制的综合创新。 商业银行: “铁饭碗”也要市场化 对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大部分都经历了由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传统的人事管 理机制下,国有商业银行劳动用工的增减都是按照计划执行, “固定工” 、 “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员工“能进不能出” 、 工资“能高不能低” 、干部 “能上不能下”等问题十分突出。

2、即 便是在劳动法规定企业应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商业银 行法 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后, 外部监管 机构仍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而大 部分社会大众也将国有商业银行当然地视为事业单位甚至国 家机关。因此目前绝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仍然未能完全建立, 劳动关系仍然高度稳定, 部分岗位员工工 劳动合同法对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影响 李元庆 景浩 管 理 学 苑 M B A F o r u m HUMAN RESOURCE 插图:张超 49 2008 June 资明显偏离市场价格, 人员退出仍然相当困难。 劳动合同法 的实施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

3、影响和冲击无疑是战 略性的。 面对冲击,国有商业银行要谋求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 可以有两种态度和方式:一种是设法规避劳动法律法规的规 制;一种是通过主动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整,积极构建劳动关 系协调机制, 继续推进用工制度改革。 事实上, 劳动合同法 的法律条文大多是强制性法律规范,而且随着配套制度的陆 续颁布实施,规避的空间将越来越较小,规避的成本将越来 越高。 全理规则 有效招募 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背景中,由于一直实行传统 的计划经济用工管理, “行政服从”与“大锅饭”长期同时并 存, 加上缺少西方社会劳工保护和集体谈判的压力, 国有商业 银行的劳动关系管理只是作为执行和应对法律的手段,

4、没有 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机制。 在这种理念下, 国有商业银行在劳 动关系的管理上最关注两个问题:安置富余人员和留住专业 人才,而对于人力资源的招募、培训、激励等环节并没有纳入 劳动关系协调的对象进行研究。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有商业银行要解决现有人力资 源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就需要转变劳动关系管理技术型、 形式 化的管理理念和习惯,把劳动关系调整纳入人力资源的规划 与招募、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薪资与奖金激励 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流程和模块,作为整套管理流程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综合创新。 在人员规划和招募方面,由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大 量订立和解除成本的提

5、高,国有商业银行应当从终身雇佣的 角度出发, 更加合理地制定人员需求规划, 并根据职位需要进 行有效的人员招募,从源头上保证进入的人员能够胜任岗位 要求并具有持续成长性。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力 资源总量的规划,一个是人员招募的规划。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的签订实际上只有一次选择权,今后用人单位通过反复签 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来实现员工淘汰的管理方式将失去法律 依据,员工总量弹性进一步削弱,用人成本也将加大。而国有 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完善的考核淘汰机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 效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机制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此, 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总量规

6、划上,一是要合理搭配机器 配置和人工配置, 加强业务处理和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建设, 提 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A T M等自助设备的使用率。新环境 下增员则支出加大,成本增加;减员则加班超时,违反法律。 两难之下,合理搭配机器配置和人工配置,向机械化、自动化 方向发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二是要合理搭配用工形式,对 于资金押运、网点保洁、车辆使用等非主营业务,应当尽可能 采用业务外包形式, 减少人员管理的压力;对于因外部市场化 条件而不能外包的工勤岗位,可以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或劳务 派遣用工。 在人员招募规划上,国有商业银行一是要根据企业发展 战略, 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梳理业务流程, 在此基础上形成

7、可 动态调整的定岗定编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的岗位序列。 二是要 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严格员工招聘的条件和程序,保 证招聘的人员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特 别是在非主营业务岗位上,要坚决杜绝传统上进人的随意性, 彻底改变过去临时用工的管理观念。 这里需要特别探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的问题。 从正面来看, 劳务派遣用工对于用工制度相对比较僵 化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激活用工制度、改善员工结构、降低用 工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劳动合同法把劳务派 遣定位于非主流用工形式并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国有商业银 行对此必须进行重新分析,做好应对工作。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 在

8、现阶段用工机制尚不灵活、 考核淘 汰机制尚不健全的客观环境下,对于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仍可 保持积极态度, 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有限制地使用。 一是要将 劳务派遣用工统一纳入人力资源配置的总量规划。二是按照 法律规定切实规范日常管理,明确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之间 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是对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工作岗位进 行限定, 不在核心业务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四是关注法律 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变化,逐步探索劳务派遣用工的发展通道 和管理方式。 管 理 学 苑 M B A F o r u m 50 Rural Finance Research 职业培训加合理薪资 一是在加强员工职业培训方面, 劳动合同法引

9、导劳动 关系长期化, 企业应当逐步转变反复以新代旧的用工思想, 从 员工培训入手, 不断延长和保持劳动力的职业生命力, 把终生 培训和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逐步加强培训体系整 体建设,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下现代企业发展和竞争的要求。 二是在防止人才流失方面,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有 商业银行通过行政和违约金手段制约人才流动的管理方式应 当及时进行调整,把留人的方式由依靠行政手段和简单经济 手段转变到依靠发展空间和薪酬激励的手段上来。特别是对 于核心人才,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建立人才培养和岗位晋 升的合理通道,探索建立一套相对连贯、科学、统一的长期教 育、培养和使用机制。尽快转变控制员工流动的

10、管理理念,改 罚为奖,研究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计划机制,根据自身条件 研究制定履约和年功奖励、预期收入和企业年金等长期激励 计划, 以服务年限作为员工获得奖励的条件之一。 通过为高管 人员和业务骨干提供积累财富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离职成本, 鼓励和引导他们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完善人员退出机制 在人员退出方面, 劳动合同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对用人 单位进行了限制, 加大了责任, 但同时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 权仍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条款,即“劳 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与 其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 工

11、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用人单位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 同” 和经济性裁员。 由于经济性裁员不可能成为企业日常管理 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企业日常管理更有实际意义的还是员工 的过失解除和不胜任解除,而实际运用和实施这两个方式的 前提是企业必须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包括完善的内 部规章制度、科学的岗位考核评价机制等。因此,从进一步完 善人员退出机制建设, 继续深化用工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 国 有商业银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合理使用现有的一些人员退出方法。从目前来 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行政管理体制下沿袭下来的一些人员退 出方法,比如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内部退养、合同到期终止等 仍然具有

12、改进和实施的意义。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合理使用这 些方法,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建立新环境 下的人员退出机制能够起到有效的过渡和引导作用。 二是淡化合同期限管理的意义,建 立以岗位管理与绩效管理为基础的胜任 能力考核机制。在一个现代企业中,员工 流动应当主要依靠的是精细化的岗位和 绩效管理,不合格或不胜任的员工会在 绩效考评和岗位竞争中被逐步调整并以 市场化的方式退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当 尽快适应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要消除以往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控制,并取 消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衍生的差别福利待遇,从而逐步淡 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含金量” ,消除员工对于无固

13、定期 限劳动合同的盲目“追求” 。另一方面,要打破单纯依靠期限 管理代替员工动态管理, 甚至是承载整个员工管理的思想, 从 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综合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管 理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依托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岗位与 绩效管理机制,细化和明确“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规 章制度” “严重失职” “不能胜任”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等 主要情形。通过强化劳动合同期内对“不合格” “不胜任”员 工的淘汰,逐步扭转员工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是“终身 制” 、 “铁饭碗”的错误认识,激励员工勤勉尽职,形成员工观 念转变和人员退出机制建立的良性互动,推动新型人员退出 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管 理 学 苑 M B A F o r u m 对于核心人才,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建立人才培养和 岗位晋升的合理通道,探索建立一套相对连贯、科学、统一 的长期教育、培养和使用机制。 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人事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