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752488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音乐八上第4单元《铡美案》课件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铡美案选段,宋代穷儒陈世美,进京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其发妻秦香莲带二子上京寻访,陈世美非但不认,反使家将韩琪杀人灭口。秦香莲哭诉实情,韩琪自刎于三官堂。香莲蒙宰相指点投告于包公。包公设法让陈世美过府,苦心劝释,陈世美强词狡辩,并下绝手,欲害其妻,包公愤极。皇姑、太后闻讯,急来营救。包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故事简介铡美案,【第一场:别家】上京赶考,告别家人 【第二场:招赘】高中状元,招为驸马 【第三场:店房】千里寻夫,惊闻真相 秦香莲在家含辛茹苦,奉养公婆,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老人,带着儿女一路跋涉,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 寻夫。秦香莲

2、到京的第一天,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世美已经高中状元,并被招为驸马。香莲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下落已明,惊的是丈夫做了驸马。 【第四场:闯宫】闯宫见夫,遭夫驱赶 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chi(2)宫找陈世美,陈世美却不让他们进宫。在门官的帮助下,秦香莲闯进宫去,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世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秦香莲心中虽然痛苦,但仍向陈世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世美能认下妻儿。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世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的乌纱帽和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剧情

3、,【第五场:路遇】拦轿控告,宰相出谋 秦香莲被赶出宫,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世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扮做卖唱女,在陈世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 【第六场:祝寿】寿宴哭诉,惹杀身祸 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世美寿辰。宰相王延龄借贺寿之名,带着香莲进宫,在筵席前卖唱。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王延龄在旁多方相劝,陈世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走,还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一把白纸扇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告状。陈世美见王延龄负气离席,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

4、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 【第七场:杀庙】诉述遭遇,韩琦自刎 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韩祺明白了,原来要杀的并非陈世美的仇人,而是陈世美的妻儿。韩祺左右为难:杀香莲母子,不忍下手,不杀,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放走了秦香莲母子,引刀自刎。,【第八场:铡美】开封投告,包公铡美 香莲悲愤交加,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她拿起钢刀,急奔开封府告状。此时,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归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书,一面叫王朝去请陈世美过府。陈世美带了尚方宝剑,气焰万丈地来与包拯相见。起初

5、,包拯正言劝他认下香莲,陈世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还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世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公堂上,秦香莲理控诉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陈世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喝令刽子手打落陈世美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将他捆绑起来。随陈世美而来的内侍见势不好,回宫报信。皇姑闻讯大惊,连忙赶到开封府讨人。包拯却坚持不放陈世美,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威逼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

6、,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之人,并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主要人物,秦香莲,包拯,陈世美,生平&评价,艺术形象,人物页,简介,人物页,人物页,简介,包拯(9991062),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

7、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效忠宗室,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下,仍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法理之外尚有人情,且不畏强权,深知民间疾苦,断案如神,明如镜,清如水,直比青天,固有“包青天 ”的美誉。,返回,早在北宋时期,包拯就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臣,包公的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包公为官清廉、言行一致、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他嫉恶如仇、执法无私、为民请命的精神,千百年来更获得无数民众的好感和钦佩,成为专制社会 受到老

8、百姓敬仰、崇拜的少数几个大清官之一。 包公的故事,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如话本、小说、戏曲等,加进了各种神怪和奇案的元素,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历上千年而不衰,包公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奇人物,直到今天仍然深受人民喜爱。 民间传说中的包公,经说书人较为系统地讲述、说唱,逐渐形成许多有头有尾的故事,这些故事再经民间艺人的整理加工,形成文字,就成为后来传之久远的话本了。现存的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案两种宋人话本,人物塑造比较粗糙,艺术感染力也略嫌不足。 后来,由这些话本发展出来的小说,在情节上有更曲折的铺陈,人物也更加丰满,如三侠五义等侠义小说里的包公的故事,离奇神秘,富有可读性,包公的形象也显

9、得丰满可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塑造得较为成功的清官形象之一。,返回,秦香莲 是包公案铡美案中的苦情人物。她是书生陈世美的结发妻子。十年苦读后陈世美进京赶考,家里老弱父母和一双儿女,都由她一手照料。丈夫久无音信,于是她携子上京寻夫。陈世美非但不肯与其相认,还派人追杀她。她忍无可忍,告到了开封府包公前。 这一故事广泛流传 被改编为评剧、京剧 晋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等多个版本。秦香莲是被抛弃的妇女的代名词。,返回,陈世美 是传统戏曲秦香莲、铡美案中的人物。他家境清苦,但勤勉好学,立志上进。离家苦读,上京赶考,高中状元。皇帝要将公主许配给他,在权色诱惑下,他隐瞒了家有妻室的实情,当上驸马。在此期间,

10、其父母双双病故,发妻秦香莲带着两个孩子千里奔波,到京城寻夫,他不但不见,还派人刺杀母子三人。 在剧中陈世美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陈世美的形象与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返回,铡美案选段 唱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提, 说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 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 到如今他母子前来寻你, 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了临头悔不及。,明公说话言太偏, 细听本宫表一表家园。 甲子年前开科选, 天下的举子来求官。 头一名就是陈士美,

11、御笔亲点为状元。 跨马三日游宫院, 才与公主配良缘。 一无有证来二无有见, 你叫我招认为哪般?,驸马不必巧言讲, 现有凭据在公堂, 人来看过了香莲状,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藐皇上, 悔婚男儿招东床, 杀妻灭子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 将状纸押至在了爷的大堂上, 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另一个版本: 明公休要来诬枉, 细听本宫说衷肠: 世美家乡在湖广, 读书明理行端方, 十年寒窗望黄榜, 我因此并未娶妻房, 明公休听旁人讲, 诬枉了皇家的驸马郎, 无凭无据无证状, 你叫我相认为哪桩?,明公说话言太偏, 细听本宫表一表家园: 甲子年前开科选, 天

12、下的举子来求官。 头一名就是陈士美, 御笔亲点为状元。 跨马三日游宫院, 才与公主配良缘。 一无有证来二无有见, 你叫我招认为哪般?,明公休要来诬枉, 细听本宫说衷肠: 世美家乡在湖广, 读书明理行端方。 十年寒窗望黄榜, 我因此并未娶妻房。 明公休听旁人讲, 诬枉了皇家的驸马郎, 无凭无据无证状, 你叫我相认为哪桩?,唱词流变(陈世美),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我与驸马相过了面皮。 我看你左眉长来右眉短, 左膀高来右膀低。 眉长眉短有儿女, 膀高膀低定有前妻。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了临头悔不及。,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13、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提。 提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 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 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 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了临头悔不及。,唱词流变(包公),艺术家简介,裘盛戎,方荣翔,孟广禄,裘盛戎(19151971):京剧表演艺术家,净角演员,裘派艺术的创始人。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擅演剧目有姚期、将相和、杜鹃山等。群英会、铡美案已拍成影片。 他嗓音既有高昂,激越的一面,又有迂迥委婉的一面,刚柔并济。裘盛戎的唱腔主要特点是“以情带声,以韵取胜。” 裘盛

14、戎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能博采众长,经过不断钻研,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裘派”唱腔。他创造的唱腔继承了净角传统唱腔,雄浑豪放的风格,又融合了老生、青衣唱腔中低迥婉转的抒情特色,形成了韵味醇厚、含蓄细腻的风格,把花脸唱腔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几乎是“无净不学裘”。裘盛戎的艺术成就,为京剧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方荣翔(19251989),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人。1925年9月6日生于北京。6岁开始练功,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1956年入党。 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1986年,山东电影制片厂为方荣翔拍摄了纪录片方荣翔舞台艺术。1

15、988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1989年4月22日,方荣翔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擅演剧目有群英会、杨家将审潘洪、姚期、遇后龙袍、铡美案、将相和、除三害、赤桑镇、龙凤阁(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并演出奇袭白虎团和雪花飘等京剧现代戏,合编裘盛戎唱腔选集、裘盛戎艺术评论集。 方荣翔的唱念做表以及音色的运用,无不酷肖其师,且被人视为青出于蓝。他能很好地运用胸腔、鼻腔共鸣,声音刚劲而柔和。 1964年演出奇袭白虎团后和毛主席握手,孟广禄,当代著名京剧艺术家,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1987年得方荣翔喜爱,收为入室弟子。擅演剧目有:铡美案、锁五龙、探阴山、遇皇后打龙袍等。常演剧目有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连环套、姚期、牧虎关、赤桑镇等。 孟广禄的嗓音洪亮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细腻、韵味醇厚,颇具方荣翔之神韵,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花脸演员。,裘盛戎,返回,方荣翔,返回,孟广禄,返回,方荣翔,孟广禄,1964方荣翔和毛主席握手,视频欣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