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74747197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物理10-12章知识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第1012章知识点总结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

2、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2、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3、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15、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6、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17、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18、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9、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22、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23、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4、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5、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2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

4、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27、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8、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29、 热量的计算: Q吸 = cmt升=cm(t-t0)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 Q放 =cmt降=cm(t0-t) Q吸 = Q放 ( 关系式 ) 3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

5、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31、热机: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等。3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3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在构造上,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在吸取燃料时,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在

6、使用上,汽油机比较灵巧,柴油机比较笨重,但柴油机效率高,功率较大,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因此多用在拖拉机、坦克、轮船、载重汽车上。34、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不受高度限制。35、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千克。36、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8、在热机的各

7、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39、炉子的效率: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40、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锅炉的效率的措施: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等。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

8、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12、电流

9、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 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

10、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17、电压U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0、熟记的电压值: 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工业电压380

11、伏。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

12、1)滑动变阻器: 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是2A。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I =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1安=1伏/欧。 3 公式的理解:公

13、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U1:U2=R1:R2 ;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电阻:1/R=1/ R1+ 1/ 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分流作用:I1:I2=R2:R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