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738017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3课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3江南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

2、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准备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2)读熟课文。(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预设: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

3、的,特别漂亮。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学习“江”。(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预设:加一加:氵工江。字谜:工人在水边江。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2学习“南”。(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