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34263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概述》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教师:教育技术系,教学系统设计,第六章 教学策略概述,2019/1/29,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1.能用加涅的学习先决条件论和学习层次论解释单元教学课程图; 2.了解波斯纳的五种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特征; 3.了解赖格卢斯的精细加工教学策略的心理学依据; 4.能比较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迪克和史密斯的教学过程和“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之间的异同; 5.能说出选择教学传输系统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6.能用常见的教学策略安排教学顺序。 7.能为指定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开发教学策略。 8.会为教学策略的学习成分选择合适的学习分组和媒体。,3,4,5,归类记 忆,

2、长时记忆中影响知 觉、注意的内容和 以特殊方式加工信 息的倾向,感觉信息,校验试验性联系,意 义 建 构,试图与长时记忆生成联系,与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做对比,形成动机和注意,与当前的感觉信息做对比,2,1,3,4,5,建构意义失败,建构意义成功,长时记忆(各种表象、记忆、判断与技能的存储),短时记忆(意识与认知过程),外部环境(各种外界刺激产生的各种感觉信息),图4.2 维特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什么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主要关于内容的顺序和组织,特别是学习活动,决定如何传递内容,如何组织活动。 微观策略:分组讨论、独自阅读、个案研究、讲座、计算机模拟、工作表、小组协作项目,7,

3、有关教学策略的定义,加涅: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 DG阿姆斯特朗:教学策略是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达到某一单元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 乌美娜: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何克抗: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方面的指南和处方。 张大钧: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8,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从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的简要概括

4、。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9,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以下五个因素,(1)理论基础:指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2)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总是为某种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而不是完全通用的。 (3)操作程序: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为了发挥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在运用

5、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5) 评价:由于每种模式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因此,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10,宏观层次:基于“教”的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模式、 基于“学”的模式。 中观层次:接受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做中学教学模式。 微观层次:根据对认识论、课程论、教学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从逻辑结构、历史结构、学科结构所进行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教学模式。,2019/1/29,11,2019/1/29,12,2019/1/29,13,2019/1/29,

6、14,2019/1/29,15,2019/1/29,16,17,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五环节教学模式 九段教学策略 迪克教学策略 掌握教学模式 情景陶冶教学策略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18,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策略,Ausubel的学习分类: 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学习过程的性质: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个体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性。而先行组织者对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非常重要。 先行组织者: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的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目的在

7、于:解释、整合、联系Anchors/Scaffolding/bracket .,19,Anchors/Scaffolding/bracket:概念地图举例,20,四种教学策略比较,21,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教学过程的实施是以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的展开来实现的。 (一)赫尔巴特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二)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三)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四)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五)“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22,赫尔巴特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他按照儿童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赫尔巴特的弟子将四段教学过程模式改为五段教学过程模式:预备、提示、比较、

8、概括和应用。,23,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凯洛夫根据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的应用三阶段的理论,将教学过程概括为六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上课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新教材并明确内容要点,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布置课外作业。后来,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被改为五个环节,省去了第三个环节(即“上课的目的内容和要求“)。,24,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迪克凯瑞教学策略,安排教学内容块的顺序 描述教学中涉及到的学习要素 说明学生如何分组 选择传递教学合适媒体 开发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策划怎样通过那些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可以促进学习的心理活动和状态来引导学习者的思维过程。,1.安排教

9、学内容块的顺序,教学顺序 确定教学顺序最有用的方法:教学分析 从下到上,从左至右 两种例外情况:相同步骤/子技能,低级技能归类先教 教学块 确定教学块大小:线性程序教学(小)-信息单元(大) 考虑以下因素: 学习者的年龄水平 教材的复杂程度 学习类型 学习活动是否会变,因此注意力要放在任务上 完成每个教学块中所有教学策略活动所需的时间,2.教学策略中的学习要素,教学策略描述了一系列教学材料的基本成分和运用这些材料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结果的过程; 教学策略最初来源于加涅学习的条件中的教学事件; 教学事件: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教学活动 九个教学事件; 教学事件经过组织和归纳形成五个主要的学习要素。,

10、描述教学策略的学习要素,教学前活动 内容呈现 学生参与 评价方式 后继活动,教学前活动,激励学习者 John Keller的ARCS模型 运用学习者分析的结果来指导我们开发教学策略 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 有助于运用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了解学习的相关度 告知学习者所要掌握的预备技能 让学习者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让他们在自己相关的知识中整合新的知识,内容呈现,确定要呈现给学习者的信息、概念、规则和原理; 误区:呈现过多无关的信息; 定义概念,说明相关性 运用例子和反例来支持学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练习和反馈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用来强化学习; 每一个教学目标包括单元目标都要有练习和反馈。,评

11、价方式,设计者设计的评价策略可能会与教师最后运用的策略大不相同; 插入式态度问题和单元末问题。 插入式态度问题:对当时所学内容的一些看法 单元末问题: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反映,后继活动,回顾整个教学策略,确定是否达到学习者保持和迁移知识的需要。 学习的保持:记忆能力 学习的迁移:学习者能够迁移到新的环境中的知识只是一部分。 设计者必须明确不能迁移的趋势,并设法改进 使学习环境尽量与应用环境相似 让学习者计划怎样在迁移的环境中使用新技术,学习要素总结,教学前活动 描述教学目标 激励学生 描述和评估入门技能 内容呈现 教学顺序 内容 例子,学生参与 练习 反馈 评价方式 入门技能测试 前测 后测 后继

12、活动 迁移 保持,35,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1)组织上课。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上课做好心理上和学习用具方面的准备,集中注意,积极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 (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质量,弥补学习上的缺陷,为接受新知识作好准备。 (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新教材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基本巩固和消化所学新教材,为继续学习和进行独立作业做准备。 (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36,“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根据广义

13、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式,吸取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的优点,皮连生在智育心理学中了“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两分支“是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前四步相同,从第五步开始出现分支: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变式练习和迁移。,37,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新信息进入 原有命题网络,认知结构 重建与改组,根据线索 提取知识,变式联系,知识 转化为技能,技能在新的 情景中应用,1.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

14、5.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 6.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选择性知觉,教学步骤:,学习过程:,38,“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注意 预期 激活原知识、选择性知觉 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 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 根据线索提取知识,第一段:知识的理解,第二段: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第二段:知识的提取与应用,39,“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具体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 第二步: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第三步: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第四步: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第五步: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 第六步: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 (第五步: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 第六步:

15、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成分,基于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教学传递系统的选择,应选择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的学习成分,即有侧重的成分或者重组顺序。,40,针对不同学习结果的学习成分,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态度 心智运动技能,41,针对言语信息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前活动对于言语信息类学习很重要。 呈现内容时,用于存储信息以及回忆信息的关联也非常重要。 言语信息的有效组织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通过表格、概念图、纲要、结构图等方式。 必要的记忆术和记忆辅助工具也是必要的。 记忆练习是强化记忆的方法。 反馈和激励对于言语信息的学习很有效。,42,针对智慧技能的教学策略,注意智慧技能本

16、身的层次结构。 概念的辨别学习很重要。 设计练习题时要遵从:习题与教学目标、教学行相统一的原则;由易到难、又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创建学习者熟悉的练习环境的原则。 反馈的设计很重要,要有正反馈和负反馈。 智慧技能的学习必须要有执行学期目标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评测也要有层次结构。 智慧技能的迁移练习很重要。,43,针对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录像带、电影、图示、照片等都是内容呈现的好方式。 运动技能的分解和重组是通常用的运动技能内容组织方法。 练习和反馈是运动技能教学所必需的。 运动技能学习与设备的关系。,44,针对态度的教学策略,态度一定要转化为行为。纸上谈兵与实际行为没有关系。 练习和反馈的设计非常重要。 利用假想人物进行的学习。,45,46,第二节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原则 的指导下,对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活动的总 体考虑与实施。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 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 为方式的总称。,47,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