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匠心融情得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72540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具匠心融情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具匠心融情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具匠心融情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具匠心融情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具匠心融情得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读”具匠心 融情得法学步说课设计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骆云娥一、 把握重点,说教材 学步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赵丽宏。本文采用第二人称叙事,以父母的口吻描述了儿子学步时摇晃、踉跄、摔倒的情景,从看到儿子蹒跚学步,作者联想到学步只是人生旅途的开始,希望孩子脚踏实地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顺利地踏上人生之路,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辈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读来亲切感人,令人倍感温馨。文中既有浓浓的父爱,又有不一般的韵味,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体验对即将告别童年,踏上下一人生旅程的六年级孩子们而言意义深远。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教会学生今后怎样走

2、自己的人生之路作为教学的重点,并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析关键语句,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3、联系生活,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人生之路。二、对话文本,说教法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师与生是学习伙伴,是学习共同体。只有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相互交融情感,才能产生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实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我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吟读陶冶法“语言有温度,字字皆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

3、总要注入作者的感情。我们也应让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个别读,齐读,带疑读,情境引读,换人称读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移情入文,设身处地感受作品的情味。(2)中心突破法俗语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直奔中心(即课文最后一段) ,感知父亲对儿子的寄语“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2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引导学生设疑:“生命的过程非常丰富,为什么作者却说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通过变序讲读,上挂下联,既可以达到中心突破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知

4、识能力的迁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流程优化,收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三、启发能动,说学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学本文,我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以下方法:1、情感体验法学文之法,在于情感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品读、去感悟,才能将学习活动由浅显引向深入。于是,我设计:还记得你学步时的情景吗?学步带给我们的仅仅是惊喜,兴奋,奇妙吗?还有什么?面对爸爸妈妈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你想说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教师加以旁述引证,让学生明白情感体验是学习文章最重要的方法,做到知其法,悟其法,还会用其法。2、品词析句法品词析句

5、法是对词、句比较、揣摩、品味,是感悟语言的有效方法。作者用词造句细腻、温馨。教学时,我抓住词眼“乐此不疲” ,引导学生通过“说议想读”感悟:任何事情都是兴趣始,毅力终。创设语言情境:第一次摔倒,第二次摔倒,第三次摔倒,数不清曾经多少次摔倒引读句子“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借层层深入的朗读,品出学步的勇气,悟出父亲的期望,品出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四、优化结构,说程序 (一) 、谈话导入、引发思考趣“教学情为先。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婴儿学步时的图片,然后激情导入,鼓励学生打开记忆,联系自己,说说自己刚学走路时是怎么样的。同时板书课题,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二) 、直奔主题、

6、感知寄语涵当学生的情感被激起,当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直奔主题,让他们通过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初步感知父亲对儿子的寄语,引导学生设疑生命的过程非常丰富,为什么作者却说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并以此为教学主线,变序讲读。(三) 、再现情景、感悟学步乐本环节,重点抓住课文第一句“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让学生在反复的体会、3朗读中感受父亲的惊喜。接着,设计一个说话训练:儿子能独立行走了,这就意味着靠自己的两条腿就能( ) ,就能( ) ,就能( ),就能再现学步情景,感受学步的奇妙而美好。然后过渡:学步带给我们的仅仅是惊喜,兴奋,奇妙吗?还有什么?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四) 、读悟结合、体会学步勇学

7、步不仅美好、快乐,还有代价和纪念。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围绕“学步还要付出什么代价?”来讨论,鼓励他们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如:受伤、碰痛是代价;乌青、肿块是代价;父亲的心痛是代价;流血是代价;伤疤更是代价。再抓住 “乐此不疲” “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等重点词句品析、融情、朗读、感悟,明白学步还留下“乐此不疲的热情、坚持和勇气” 、 “从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纪念,读悟结合,体会学步勇。(五) 、巧读寄语、深化内心情让课堂升温是教学生命之本。学步,从蹒跚的几步,快乐与艰难,独立与勇敢,曲折与坎坷就存在于我们的旅途之中。此时,再读最后一段,我们更能明白父亲的寄语不仅是一种嘱托,更是一种警醒!这意

8、味深长的话,不仅是作者给儿子的寄语,也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亲想要对孩子说的话。于是我让学生再读父亲的寄语,然后让学生变化人称(把“儿子啊”换成“爸妈啊” 。 “ 你”换成“我” )读寄语。语言的回应,既深化情感,又突破难点。(六) 、拓展延伸、描绘历练难走向生活,超越文本,超越课堂,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最后,我让学生回顾谈谈本学期所认识的伟人南丁格尔、诺贝尔、袁隆平等是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并完成句子训练:面对父母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我想说:“_。 ”从而拓展延伸,鞭策自我。五、别具一格,说板书一堂课的板书,必须具有提示性、概括性,同时更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学生看后不但能重温学习的过程,还要能受到美的熏陶。为此,我把板书设计成小脚丫形状,在脚板上写上“学步”两个字,五个圆圆的指头分别写上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奇妙、美好、代价、纪念、勇气,别具一格,富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