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15631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分类及QS认证食品认证制度,10食检第二大组第一小组 杨海媚 43号 于添可 22号 黎晶侦 49号 钟超 29号,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市场准入 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 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有何意义 (1)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

2、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2)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 (3)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 (4)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适应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的需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3项具体制度。 (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由国家主管食品生产领域质量监督工作的行政部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旨在控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的监控制度) 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3、,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 (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4、,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的颜色的主色调为蓝色,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 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牞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关于QS标志的真伪: QS号码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可凭数字号码来识别真假。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四位为地区代码,中间4位数字为产品类别代号,后4位数字为该产品通过QS认证的顺序号。 (如:广东为“44”,广州为“01”,深圳为“03”,没有02;接下来四位为食品类别,“0101”为小麦粉,“0

5、102”为大米,“0201”为食用植物油,“0301”为酱油,“0302”为食醋)。消费者可上国家质监局(wwwaqsiqgovcncmstemplateindexhtml网站查询,将QS码输入,看是否和企业产品相对应,可以立即辨别真假,如有不符可以举报投诉。 对于散装食品和进口食品,散装五类食品也必须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出示散装食品的包装袋,看袋上有无QS标志,因为所谓散装五类食品肯定都有包装袋;进口五类食品则由于经过商检部门的进口检验检疫,所以国家规定不需要QS认证,但如果是在国内分装加工的,分装企业就必须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包装上也必须有QS标志 。,可以使用食品市场

6、准入标志的食品企业需满足:,(1)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按照规定程序公布的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 (2)从事该食品生产的企业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3) 出厂的食品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QS认证的28大类产品,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面米食品、茶叶、糖果制品、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QS28大类食品的归类原则,一般是按产品从主要原料到生产加工工艺、最终产品的形式及包装贮存的

7、方式来定的。 在大类确定的前提下,把和此类相关的产品都划到这个范围内,再细分成小类。 目前的28大类适用性也存在问题,有很多产品处于尴尬的位置,想申请QS却又归不上类。有时候只能硬往类上靠,结果各省就会出现同一产品,QS分类却不同的情况。 比如植脂末产品,商检给划为食品添加剂、质监有的按固体饮料报,有的按食用油脂类报。,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

8、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国内的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 6、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7、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8、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啤酒可能存

9、在的质量问题 国产啤酒可能存在的五大质量问题: 1、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少添加麦芽及酒花的量,会直接影响啤酒的口感和品质。 2、双乙酰超标。双乙酰超标可产生“饭馊味”、严重影响啤酒的品感。 3、捆扎式和非“B”瓶包装啤酒的现象依然存在。啤酒的捆扎式和非 “B”瓶包装爆炸伤人现象时有发生,强制性国家标准已规定装啤酒所用的玻璃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B”字瓶,并不得用绳捆扎出售。所谓B瓶,就是在啤中国佳酒招商网瓶底以上20毫米范围内打有专用标记B,并有生产企业标记、生产的年和季度等标识瓶的安全性高于非B瓶。 4、标签标注不符合准要求,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甚至有可能误导消费者。 5、以普

10、通啤酒冒充纯生啤酒。,2011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华山路的孙先生在饮用啤酒时,放在地上的啤酒瓶突然爆炸,致使其左小腿被爆炸的碎片刺伤,造成肌腱断裂。这个炸伤他的啤酒瓶是早该强制淘汰的非B瓶。2010年9月,浙江东阳市白云街道村民金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箱啤酒,他妻子拉着两岁的外孙女去拿箱顶横放的一瓶啤酒时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击中外孙女右眼,急送医院后初步诊断为右眼眼球破裂。2011年11月,厂方一次性补偿人民币23万元。2010年8月,山东省栖霞市区的王女士刚拿起一瓶啤酒准备做鱼时,酒瓶发生爆炸,导致她的眼睛受伤。经过一年时间,2011年11月底,厂家最终赔偿王女士各项损失4万多元。,青岛啤酒使用过

11、期酒瓶,导致爆炸, 啤酒中兑水的鉴别: 啤酒中对水以后,观察其酒色暗淡不清亮透明。将啤酒倒人酒杯中到泡沫至杯口为止,观察其泡沫情,对水的啤酒,泡沫少而粗糙,不洁白不挂杯。香酒中兑水的鉴气和滋味淡薄,缺乏酒花香气,欠纯正,无爽口感。, 啤酒中加洗衣粉的鉴别: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使其产生泡沫,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常常向啤酒中加水后再加入少量洗衣粉。这种掺假的酒可以通过该法进行鉴别:即把啤酒倒人洁净的酒杯中,观察其泡沫情况:正常啤酒的泡沫洁白细腻,泡沫黏性小,泡沫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消失,而加洗衣粉的啤酒所形成的泡沫黏性较大,泡沫消失很慢,且用手摇动啤酒时,其泡沫不但不消失,而且还产生新的泡沫。品尝其香

12、气和滋味,欠纯正,有不良口感和皂味。,啤酒混浊沉淀的鉴别: 将啤酒倒入杯中,观察是否有混浊和沉淀,有混淀现象说明啤酒超过保质期,而产生生物不稳定性(酵母、细菌污染再繁殖)所造成的,发生此现象的啤酒不能饮用。,啤酒掺假兑水的鉴别方法,表现在多方面:在色泽方面,大致分为淡色,浓色和黑色3种,不管色泽深浅,均应清亮?透明无浑浊现象:注入杯中时形成泡沫,应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应长时间保持其光洁的透明度,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如何识别啤酒好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 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4、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 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 6、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谢谢大家(*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