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09312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记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梅眉山人。与父苏洵和弟苏辙都是著名政论家,合称“三苏”,三人同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时代背景,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难容朝廷,自请外任。因做诗有谤朝廷之意,被御中弹劾下狱。出狱后,贬至黄州任团练副史(有职无权的闲官)。作者在这种心情下,写出这篇文短意深的短文。,资料链接:张怀民,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弹劾下狱。出狱后,贬至黄州任团练副史(有职无权的闲官)。四年后,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

2、,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学习提示,这篇散文文不足百字,记事、绘景、抒怀,格调明朗自然,语言朴素简洁,富有诗情画意。阅读时要反复吟诵,认真品味。,朗诵(自由读、范读、带感情读),体会意境,分析课文,时间,原因,地点,人物,事件,记 事,猜测作者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的原因。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作者夜寻张怀民的原因是: 月色入户,念无与乐者。,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绘景,今晚的月色如何? 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与苏轼共赏月色,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妙在何处?,清澈透

3、明 宁静淡雅,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 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清幽宁静的意境 清新高雅的品格,闲人闲情 自居、自傲、自宽、自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4、耳。,抒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如何理解其含义?,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找出字里行间体现友情的语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心境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关系密切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志同道合 这些说明他们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简 记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月色诱人,邀友赏月 精 绘景描绘庭院月色 清秀优美的月夜图 深 抒怀恬淡旷达、惆怅无奈,文短意深,总结,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月夜,苏轼寻张怀民一同赏月,自得其乐。,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对

5、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乐府,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覚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春海 江上 潮明 水月 连共 海潮平生,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红楼梦,红楼梦,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