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07211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0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三调考试试题讲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三调考试讲评,一、选择题,特点分析: 1.构成。必修1有3道题,必修2有4道题,必修3有3道题,必修4有3道题。构成比较合理,符合高考出题方向。 2.材料不回避热点。如:小悦悦事件。 3.题型模式保留经典。如:33题的漫画、34题的文言文。 经验启示: 1.热点考点是重中之重,要重点抓! 2.冷点考点不能轻易忽视。 3.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要结合习题加以理解,精确掌握和运用。,二.非选择题 36.图标类主观题。 1.特点: 组成:标题、图表、注释。 常见的设问方式:表一、表二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表一、表二有何关系? 谈对表格反映现象的认识。,2.解答技巧 审设问。 宏观:把握设问间的关系。

2、一是并列,二是逻辑。 微观: 第问:特别注意是“分别反映”还是“共同反映”。要求:现象+本质 第问:关系因果、一分为二、整体和部分、前后相继。 第问: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要求:结合材料。 审材料。 读:标题、表格、注释 比:横看变化、纵看差距。,名词解释 1.名义收入nominal income 它是在没有考虑市场因素的情况下的收入。比如当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货币会贬值,商品价格会上涨,那么获得的收入就只是名义收入,因为同样数目的钱能购买的消费品会比通货膨胀发生之前的少。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比以前减少了。 2.实际收入 real income 是名义收入的购买力。它是与前期相比名义收入

3、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3.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4.CPI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一问:图一和图二有什么经济联系? 联系:因果联系、一分为二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前后相继联系。 GDP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 CPI上升 实际增长低于名义增长,因,果,第二问:材料二中关于居民收入增长原因的经济学依据。

4、依据:就是原因。 思维过程:先在材料里找出原因,再把原因转化为政治学科术语。 新增就业 最低工资快增长 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材料里的原因,经济学依据,就业是民生之本。,保证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发挥财政在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生产的发展。,第三问:运用“党的执政方式”知识分析我党如何应对材料三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解题的关键:弄清楚党的执政方式的涵义。,科学执政 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的胜利。具体讲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 民主执政 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5、 依法执政 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党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37. 第一问: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三个观点的理解。 审设问:抓好“五个限定”。,一个健康的社会 公共场合不吸烟 文化就是文化,教材观点,材料一中的三个观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第二问: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评析:建设文化强省应贯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精神。,评析类:先找出辩点,分析辩点。对于合理的,用相关观点肯定;对于不合理的,用相关观点反驳或补充。,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精神,合理:肯定了意识的能动性作用。 不合理:夸大意识作用,还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问:材料三中专家学者的建言包含哪些哲学道理?,解题关键:抓好审题的“五个限定”。,材料专家的建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 文化人才战略与文化发展 文化体制与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哲学道理,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 联系的普遍性。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特殊性。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