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65361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单元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页(共 6 页)1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历史(文科)一、选择题(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记录地球生态将面临的浩劫,因而获得 2007 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成为秦始皇治国指导思想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

2、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温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4、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中国的一位思想家时说:“他的创新在于提出了政治基本上是个伦理问题这样一种观念。 ”他最有可能是在论述( )A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B董仲舒“大一统” 思想C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 D王阳明“致良知” 思想5、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 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6、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其中

3、“天命”是指( )A上天意志 B社会规律 C自然规律 D道德准则7、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8、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封建制度的途径 B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证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成为正统思想“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指汉武帝“罢黜百家

4、,独尊儒术” ,实现了大一统( )A B C D 10、汉初在社会上居支配地位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1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第 页(共 6 页)2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2、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鼓吹“天人感应”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 )A B C

5、 D13、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14、朱熹说:“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这说明他认为“天理”和“人欲”( )A截然对立 B相依并存 C同等重要 D前重后轻15、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仁” B “理” C “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16、宋明理学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的是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发奋

6、立志“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A B C D1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佛之后首先想要把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B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8、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体现在( )A反对迷信孔子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 D主张物质第一性1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A李贽 B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20、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

7、体现的观念是(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21、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两位思想家( )A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C都为当时社会所不能相容 D都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22、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 )A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B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C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23、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 第 页(共 6 页)3A火药 B造纸术C印刷术 D指南针2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叙述,

8、正确的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孕育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造成了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促进了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A. B. C. D. 25、右图是 361 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千年前,宋代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A B C D26、我 国 古 代 在 天 文 地 理 方 面 取 得 的 领 先 于 世 界 的 成 就 主 要 有 石 氏 星 表 关 于 地 球 为 圆 形 的 见

9、 解 圆 周 率 精 确 到 小 数 点 后 第 七 位 制 成 黄 道 游 仪 , 发现 了 恒 星 位 置 的 变 动 采 用 人 工 杂 交 育 种 技 术 ( )A. B. C. D. 27、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书法艺术 D篆刻艺术28、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 )A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C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 29、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30、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

10、,错误的是(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二、非选择题(31 小题 20 分,32 小题 20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 。

11、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 , “理便是 第 页(共 6 页)4仁义礼智” ,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 。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 ,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材料四 2007 年 9 月 28 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与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

12、侨联联合主办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在祭孔大典上将评选出的五句论语经典名句作为了北京奥运的礼仪用语。以下是参选的论语经典名句: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邻” ;第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五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 3 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给予改正。 (6 分)(2)如果要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2 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2 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13、提出限制君主专制的措施。 (6 分)(5)在材料四的论语经典名句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北京奥运礼仪用语的是哪一句?为什么?(4 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五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