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83328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探索我校后勤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拓创新 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求真务实 推动后勤改革稳步前行,唐 滢 2010-10-27,主要内容,一规划纲要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二解读规划纲要 三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四深化我校后勤改革的构想,一规划纲要的背景、特点及意义,(一)背景 1. 建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机遇及挑战 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的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998年 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275万人,2008年 普通高校招

2、生608万人,2009年 普通高校招生611万人,1977年 普通高校 招生27万人,1949200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变化,194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仅为12万人,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为1949年的243倍。,19492008年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总数,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总数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1,463万人,为建国初期的16倍。,19502008年来华留学人员增长情况,20世纪90年代始,来我国留学的学生规模明显增加,2008年达10.69万人。,(二)规划纲要的特点,1. 我国教育史上的创举

3、2. 一份民众参与度很高的纲领性文件,我国教育史上的创举: 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此前,在国家层面上颁布过三个教育改革决定 ,但这三个决定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改革,国家层面的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建国以来这是第一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颁布,拉开了我国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 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 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 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 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 学自主权。”,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强调:“改革包 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办

4、学体制”主要是针对政府的宏观 管理体制而言,“管理体制”则针 对校内管理。明确指出高等教 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政 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颁布,提出 “进一步简政放权”问题,但 此处的“放权”,主要是指中 央向地方放权,重点仍在 “共建、调整、合作、合 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 一份民众参与度很高的纲领性文件,从规划制定的启动到完成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参与制定的人员范围较广,有国内机构,我国驻外使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等单位的人员,约1,500人。规划纲要制定完成后分别于2009年1月与今年3

5、月两次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数以百万计,再加上期间关于教育的提案、媒体的意见建议,可以说本次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献言百万条”。,(三)规划纲要的历史性意义,这是一份勾勒中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围绕国家长远发展,对教育功能重新定位,对总体战略、发展任务、改革举措及保障措施既有宏观战略描述,又有微观战术安排,代表着决策者面对教育新形势所作出的判断和回应。,2010年7月13、14日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已经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6、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温家宝总理讲话: 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 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他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并强调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刘延东国务委员总结讲话: 处理好八种关系: 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正确处理规模和质量的

7、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 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 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正确处理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关系。,二解读规划纲要,(一)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和改革内容 基本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改革内容:1.从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等六个重点领域对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2.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重大改革政策措施;3.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

8、试点。,(二)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1.提高质量 5.适度扩招 2.办出特色 6.高校去行化 3.提高效率 7.建设一流大学 4.增加效益 8.扩大开放,三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一)现代大学制度的模式 沿革: 现代大学制度发轫于12世纪欧洲大学以“教授治校”为基础的传统体制,奠定于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主导的“教学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统一”为原则的新式体制。,美国模式:“代表校外利益集团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欧洲模式:“代表校内各方意志的权力机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日本模式:“政府任命的校长负责下的委员会制” 现代大学通制:“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民主

9、管理”。,(二)正确处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 内外部关系,1.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外部关系):纲要第三十八条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二)正确处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 内外部关系,2.大学内部管理(内部关系):纲要第三十九条提出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纲要的第十三章建

10、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第四十条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党委领导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校长负责是校长依法行使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之责的核心内容,教授治学是教师专业群体开展学术事务及其管理活动的内在要求,民主管理是自治自主观念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基础建制。,四深化我校后勤改革的构想,(一)深化我校后勤改革的依据: 1.云南省关于深化后勤改革建立新型高校后勤 服务保障体系的意见(云政办发2009153 号)文件:逐步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 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职 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

11、障体系。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3. 云南农大“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办学规模、 质量方面的要求。,(二)改革的基本原则,1、坚持“两保一开放”原则。“两保”即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学校稳定;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一开放”即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为学校提供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深化后勤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 3、坚持公益性原则。后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工作生活服务,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

12、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4、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后勤资源,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原则。构建专业服务保障体系,创新管理模式,挖掘内部潜力,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水平。,三、改革的任务与目标,改革任务:构建“三大服务保障体系” 1、公益保障体系: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工作、生活提供后勤保障的部门。包括集团管理部门、能源(水电汽)供给、公共设施维修、交通运输(交通车)、疾病预防、医保及计划生育管理。,2、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

13、供后勤服务的部门。包括绿化环卫管理、餐饮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交通服务(公务用车)、幼儿教育。,3、社会服务体系:是保障师生员工正常生活、维护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补充条件,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后勤经营服务的部门。包括印刷服务、住宿接待、出租房屋管理、小型工程建设、维修等。,改革目标:按照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原则,深入推进我校后勤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管办分离、只管不办”的后勤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新路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实现学校满意、师生满意和后勤员工满意。,四、主要改革试点项目,(一)校园绿化环卫:市场化; (二)水电管理:加强内部管理,节能减排,提高 使用效率; (三)食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探索 农校对接的路子; (四)校医院: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开展校企深度 合作; (五)幼儿园:校企深度融合。,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