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8273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一点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诗歌中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说是

2、“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

3、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试题精解】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4、遥有此寄)。 【参考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试题精解】本题重点考查对景象的分析。分析诗歌景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解读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解答本题,就是根据上阕写景的语句描绘其画面,难度不大。,【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也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或“自悲自叹”)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