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77935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40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指导课件:文字材料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字材料作文指导 从全国的中考来看,材料作文题的数量不小。它们显现出这样的规律: 1.材料作文覆盖了所有可考的文体。 2.材料作文覆盖了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这些所有的命题形式。 3.材料作文覆盖了改写、续写、扩写、修改等种种写作形式。 4.材料作文覆盖了大小作文的组合类型。 由此可见其在考场作文中的重要性。,议论文写作,文字材料作文应试,应重点“念”好这样一个“三字经”。 1.读 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 读材料的要求是“细”、“全”。一个题目从头到尾都要读到

2、,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题。,议论文写作,2.析 慢读材料之后便要分析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供扩写用,供续写用,供引论用,供提炼论点用,供评论用,供考查应用文格式用,供考查修改能力用。析题时要认真判定,以正确运用材料。 其次分析材料的类型。材料的类型主要有:故事梗概型,故事片断型,寓言故事型,正反对照型,参考资料型,设置情景型,立论导向型,论据论点型。析题时要准确把握,以便有针对性地作文。 再次要分析材料的含义。有的材料意义直露,指向明确,不需要细嚼就能理解,有的材料则需要品析出深刻含义,特别是要求写议论文的文题

3、如此。可对材料进行深入理解、把握其深层含义,提炼出正确观点。 ,议论文写作,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发现法。用于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提

4、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来作为立意的依据。 揣摩法。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议论文写作,3.防 就是防失误。读题读材析材之后,便可以按题写作或自拟题写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失误可能要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一些,因此在写作前和写作中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防止如下6个方面的失误: 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或运用。 由

5、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修改有误。 其它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一般作文过程中的失误,也应该防止。,议论文写作,练习 1.试用归纳法指出下面文题里材料的中心,再说说你准备怎样展开议论。 著名翻译家傅雷,每天同孩子就餐时,总是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同桌的人,咀嚼饭菜是否发出没有礼貌的声音,等等。由于他注意在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的几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有较好的气质。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谈家教”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600

6、字左右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这段材料的中心就是:严格的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谈家教”是一个内容宽泛的文题,应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选取恰切的引发议论的点,运用恰当的结构方式进行议论。如: 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傅雷教育孩子与当今某些家长娇惯“小皇帝”进行对照,议论家庭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运用引申的方法,从傅雷教育孩子来逐层深入地论述家长应眼光长远,从小就要教抓好对孩子思想品质、生活习惯的培养。 运用归纳的方法,从傅雷家教严谨谈起,继续引用其它名人家教的故事,论述良好的家教是下一代人成才的重要条件,人们都应创造、珍惜这种条件。,议论文写作,2.用“揣摩法”理解下面文题中材料

7、的含义。 题目: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著名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苦禅回答说:“一字最难写。” 请根据这个材料,以“一字最难写的联想”为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这个材料极为简短而意蕴精深,材料的“眼”已由文题点明,即“一字最难写”。审题,就必须咀嚼出“一字最难写”的意味。 从形象看,“一”字笔画最少,形体单纯;从书写看,任何人轻轻地一划,便是一个“一”字,可以说它的书写极为容易,于是有理由说:“一字最易写”。可李先生为什么说“一字最难写”呢? 看来,李先生是用“一”字来比喻那些人们认为非常简单、非常容易、不需要花费力气就可以做到的事,而“一字最难写”则包涵了李先生对人生对事业的

8、深刻体味。李先生是在用“一字最难写”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世间最简单的事,往往是最难做好的。悟出了这一点,也就是悟出了我们要写的这篇“联想”的中心 。,议论文写作,3.说说如何就下面的材料与要求进行构思。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偏远山区,有一所村办小学和一个姓王的老师。每逢山溪涨水,王老师就守候在河边,把上学的孩子一个个背过河。溪水刺骨,乱石如刀,王老师在溪水里趟过了十几个春秋,被人们誉为大山里的“人桥”。在这个山区的另一所村小里,老师是一个姓李的姑娘,在惊悸的浊浪里,她背不了孩子们。面对学生上学难,她却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造桥,她给领导写信,找有关部门据理力争,还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发动群

9、众集资,不久,河上就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从此,孩子们可以安全顺畅地上学了。 王老师的“人桥”精神是可贵的,令人赞美;李老师造桥之举是可嘉的,值得学习。然而,这两位老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更值得我们思考。请你根据自己对上述两个例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当前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形势,谈谈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 要求:有明确的观点,有一定的依据,有一点分析。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议论文写作,文字材料作文,这是一个似易而难的题目,因为它给出了一个含两种不同工作方法、不同思想方法的材料,要求谈“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这就带上了思辩的色彩,在取舍上颇费斟酌。 但这同时也是一个似难而易的题目,尽管它带上了思辩的色彩,但也可不必多费考虑,不管你写“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都是合理的。问题只是在于要有明确的观点,有一点分析,说话有一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写作要合乎议论文的特点,要提观点,作分析,有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