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57221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卷评析河南 原东生文章来源:2008 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目前河南省有 4 种版本的教材在不同地区使用,今年中考与往年相同仍然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倾向于任一种版本的教材。课标的内容标准包含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两大部分,今年的中考试题共涉及了 32 个知识点,覆盖了科学内容中“物质” 、 “运动和相互作用” 、 “能量”三大主题的 19 个知识板块;在科学探究中重点考查了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多个要素的能力。试卷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特点。试题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效度和信度较高。一、试卷结构

2、保持稳定全卷共有 6 个页码,五个大题,25 个小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题型及知识点分布与往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占分比例见表 1、表 2) 。试题难易适中,易、中、难的比例约为4:4:2,学生的得分率约为 0.60,比去年低 0.。表 1:题型 填空 选择 作图 实验与探究 综合应用题量 8 小题 10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2 小题分值 12 分 20 分 4 分 18 分 16 分比例 17.1% 28.6% 5.7% 25.7% 22.9%表 2:力学 电磁学 光学 热学 声学 其他2005 27 分 24 分 5 分 8 分 2 分 4 分2006 26 分

3、25 分 6 分 8 分 2 分 3 分2007 24 分 30 分 5 分 6 分 2 分 3 分2008 27 分 26 分 6 分 7 分 2 分 2 分二、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河南省每年的中考试题中有 80都是基础题,但考基础知识不等于考机械记忆,不等于考生活常识。河南省的物理试题已有多年不出单靠机械记忆就能得分的题目了。今年的试题中有:病人输液吊瓶、二指禅、自行车、饮水机等情境,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理念。总的看河南省近年的试题呈现形式是从直叙设问走向情境展现;从理想模型走向实际问题;从原始应用走向信息构建,很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物理教学从

4、重视解题训练转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试卷的第 4 题(课堂上,王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人了一滴红墨水,同学 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 个实验说明了 。答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该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是让简单背诵条文而是考查对概念本质性的理解及知识的建立过程。较为典型的错误回答是:“分子在热水中运动快” “热水中溶解快” “热水分解快” “温度使分子运动加快”等。该题得分率为 0.55 。 再如,试题第 17 题、第 18 题。(17.少林功夫名扬天下, “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如图 6所示。这时

5、 两手指 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102Pa B3104Pa C3106pa D3lO8Pa)(18家庭电路中需要安装一个“ 一开三孔” 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要求插座能单独使用,开关能控制电灯且符合安全用电原则。从实物正面 观察, 图 7 所示的几种接 线中符合要求的是)第 17 题考查压强的基本概念, 未给任何有关解题数据,需要学生结合实际估计人体质量,手指与地面接触面积,进行计算。第 18 题. 与平时授课常画的电路图有一定的区别,联系生活实际。这两题的得分率都只有 0.3。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能演示要演示,该分组实验的要分组实验,不

6、能机械训练死记硬背。要注意将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和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戴着“放大镜”和“显微镜”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学会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养成用物理眼光去观察世界、去物理知识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近几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特别突出了对探究过程和能力的考查。考科学探究不等于考其七个要素的名称,而在于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课程标准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

7、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试题第 8 题(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时,折射光 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人玻璃中 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 认为 ,当光从水中斜射人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 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近几年河南省每年都有一道类似的试题,但不少考生总是无从下手,该题得分率仅为 0.3,很多老师也不知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问与猜想。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是要分别对题中所展示现象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第 8 题中叙述可以找到两个折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从光

8、速大的物质进入光速小的物质) ;两个折射现象的结果是什么?(折射光偏向法线) ;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v 空气 v 水 v 玻璃 ) 。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科学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推断。分辨不同猜想的优劣,依据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正确性、推理论证的合理性等指标。只有正确地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才能提出好的猜想。近几年河南省一直秉承这样的思想来区分不同能力学生的。试卷中的第 21 题如图 l0 所示,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图 10

9、 中甲、乙两根电阻丝是串 联的,这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关系。第题考查的是设计实验能力,设计实验要明确探究的目的,明确探究中怎样显示实验效果;怎样控制变量。第 1 空考查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转换法,将不易直接观测的热量转化为能够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来间接显示热量的多少。考生在答题时主要错误是“温度计”或“温度计的示数” ,说明学生对“物体吸热引起物体温度变化”这一关系不清楚。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温度(温度计示数)只能表示某一时刻的冷热程度,温度高不能说明吸热就多,温度的变化才能反映物体内能的变化,具体现象就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第 21 题第 1 问所给参考答案 “

10、温度计示数” ,不够严密,我市本次评卷对这种答法没有给分,要求准确写出“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才给分。 )第 2 空考生的主要错误答案有:电阻丝、电阻丝的长度、电阻丝的匝数等,说明这些考生在分析电阻大小时考虑比较片面;部分考生将电阻和电阻丝混为一谈,电阻是物理量,而电阻丝是一个导体,二者不能等同,建议在教学中能强调这一点。第、22、23 题三道实验题都注重对操作过程的考核,考查学生是否经历了这些过程,使那些演示实验不看,学生实验不做,一味地靠听、背、记的学习方式在考试中难以奏效。我市考生第 22 题第问得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找出电路的连线错误并加以改正。说明我们学生对电路的连接以及电表的使

11、用方法掌握较好,这得益于我市的中招实验加试,说明实验加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试卷加强了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考查,分值占到了 9 分。如第 15 题考查了建立理想模型法、第 21 题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第 22 题考查了图像法、第 23 题考查了等效法等。试题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灵活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中的创新能力。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今年的综合应用试题仍然突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科学就在身边,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试题素材的选取真实、新颖,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的问题情境合理,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

12、有利于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四、试题稳中有变近几年物理试卷逐步增加对物理方法的考查比重,今年试题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有理想模型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效法,共 9 分左右,占 12.8%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对识图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以往虽然也经常遇到如熔化凝固图像、路程时间图像等问题,但一般只要求作定性的分析,今年中考题第 22 题,不但要求学生从图象中找到有关信息,还要利用信息进行计算,对考生要求较高;另外综合计算增多运算量加大。如第 7 题、第 24 题第 3 问、25 题第 2 问等,均属于综合计算,对考生综合分析、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总之

13、,今年中考试题比较平和,相对稳定,试题量适中,整卷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试题注重体现物理新课程的特点,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难度较 2007 年稍有增加,适当地兼顾了考试的合格性与选拔性两种功能,是一套质量较高的中考试卷。对试题的不足之处的看法,是与省教研室交流的个人之见, 仅供编辑 参考,不要宣传。1.需要用文字表述的题目过多。如第 4 题、第 8 题、第 22 题第 4 问、第 23 题第 2 问、第 24 题第 1 问、第 25 题第3 问,共占 约 10 分,占 14.3%比例略大。2.个别题目难度与分值不等价。如第 7

14、题,需要 综合利用并联电路电 流关系、欧姆定律等知识,在解题时还要注意区分 A2 测 R1 的电流, A1 测干路 电流,作为一道分值为 1 分填空题,难度较大,与分 值不等价;第 23 题第 2 问,既要答出操作方法、悬浮时密度相等,还要答出用密度计测盐水密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求较高;第 25 题第 3 问,饮水机间歇工作和电冰箱工作、空 调 工作有相似之处,而 间歇工作容易使学生只考 虑加热时间而忽略停止加热时间,要使学生回答的既准确又严密,对学生来 说十分困难。3.个别题目语言叙述有待商榷。如第 3 题, C 处压强不是严格不变的,随着液面降低 C 处压强逐渐减小,当小于外界大气压时,

15、空气通 过 B 管进入瓶内使内外压强平衡。滴几滴,进一次气,如此循 环。题目中“瓶口 C 处的压强始终等于_”中的“始终等于” 是否可改为“ 约等于”。第 22 题第 4 问中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我 们教学中一再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受 电压、 电流的影响,类似的练习做了很多,而这一句明显使学生感到电阻与电压有关,作为 中考试卷中出 现这样句子,个人认为是不严肃的。第 21 题第 1 问所给参考答案有协商的地方。煤油吸 热的多少应从温度计示数变化大小来判断,所 给答案为“温度计示数” ,似乎显得不够严密。附:2008 年中考物理试卷考查内容能力

16、多项明细表责任编辑:孟建华方法能力情感渗透题号 题型 分值 科学内容 知识技能要求层次 探究 方法 情感1 1 电和磁 了解 识记 物理学史2 1 电阻 了解3 2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理解 判断 生活4 1 分子运动论 认识 经历 推理5 2 电和磁 理解 经历 分析6 2 功、机械效率 理解、运用 计算7 1 欧姆定律 理解、运用 计算8填空1 光的折射 运用 猜想 推理9 2 声现象 认识 识记 生活10 2 物态变化 认识 生活11 2 力和运动 理解 生活12 2 欧姆定律 理解、运用 分析、推断13 2 改变内能的方法 理解14 2 凸透镜成像 理解、运用 推理15 2 科学探究 理解 模型16 2 能源 了解 识记 STS17 2 压强 理解、运用 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