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32200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3讲地域联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扫描】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考点要求】 1.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2.结合中国、世界地理的具体区域考查主要铁路、管道、港口的建设。3.通过交通网络图或某一交通线、点的建设考查交通网络的构成特点并分析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等的影响。,第3讲 地域联系,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1重要性: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五种方式比较,(2)通信,邮政通信:利用各种_,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 电信通

2、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_,分类,发展变化:_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商业贸易 主要环节:_、调运和出售。 分类: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外商务称_。,交通工具,信息,国际互联网,收购、储存,贸易,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_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_,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生产和消费,动力,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_处。 (2)城市形态:沿河流_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 市发展的影响,(3),木船时代依附_发展 轮船时代_延伸,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_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交汇,江河支流,沿江,交通轴,带状,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由集中式的_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由内聚到_状发展。,团块,沿轴放射,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商业网点:“点”指能够聚集_、物流的各种“节点”。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形成的影响,人流,(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_已不再是决

4、定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因素,而道路的_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 (2)发达国家的_,要求在郊区形成相应的商业中心,而交通运输布局是满足实现这种要求的_。,距离,通行能力,城市郊区化,前提条件,数字法记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发展方向 五大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三大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巧学易记,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聚落沿江、河、湖、海分布,呈紧凑的带状。 (2)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聚落形态呈星状。 (3)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规律总结,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会带

5、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但有可能造成其他运输线路上城市的衰落。,知识拓展,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狭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城市中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如上海外滩、北京王府井大街等。,疑难辨析,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学法指导,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

6、有其最适用的范围。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物品大小、物品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图说考点】,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以货物运输为例,图中OA距离范围内,公路运输费用最低,适于短途运输;AB范围内,铁路运输费用最低,适于中长途运输;在AB以外的范围,水路运输费用最低,适于长途运输。虽然,分界点A、B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变化,但基本规律客观存在。例如,随着科技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条件大为改善;载重吨位大型化,克服了汽车运量小的缺陷;高速公路迅速发展,提高了汽车行车速度并缓解了车流拥挤、堵塞状况,使公路运输在中长途运输中

7、也具备了与铁路运输竞争的实力。,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融会贯通】,1(2013淮北一模)根据日本国内运输结构的变化,回答(1)(2)题。,【对点演练】,(1)在图示期间,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日本公路货运比重下降 B日本铁路客运比重上升 C日本水运货运量减少 D日本航空客运量增加 (2)日本国内货运中水运占重要地位,客运中水运所占比重很小,主要原因是 ( )。 日本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河运发达 水运货运量大,价格低廉 水运客运速度慢 水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 A B C D,解析

8、第(1)题,直接读图可知,日本公路货运比重上升,铁路客运比重下降。水运货运比重稍有上升,所以货运总量一定是增加的。航空客运比重上升,客运量一定增加。第(2)题,日本降水丰富,但河流短小且落差大,河运并不发达;水运受气候的影响大对货运和客运是一样的,所以错。水运货运量比客运量大,价格低廉,适合货运,而客运对速度的要求高,水运的速度太慢,所以描述正确。 答案 (1)D (2)B,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考点二

9、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图说考点】,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融会贯通】,2(2011大纲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回答(1)(3)题。,【对点演练】,(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解析 第(

10、1)题,平坦的地形是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第(2)题,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修建铁路采用高架桥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第(3)题,综合分析运距、运价、速度,人们往往选择既省时又省钱的运输方式。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两段距离均较远,杭州上海段,距离较近,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人们原来的方式选择影响不大。故B、C、D错误;武汉广州段距离适中,高铁建设,使人们倾向于选择铁路运输,对民航冲击最大。 答案 (1)A (2)B (3)A,1宏观选线 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

11、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2微观选线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管道尽可能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3线的评价 应从

12、“交通线起止点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条件来分析评价。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分析。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例】 (2012全国卷)阅读灵渠位置图示,完成下列各题。,(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 (1)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

13、,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2)(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1(2012重庆文综,3)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下图完成下题。,考向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区位因素(3年6考),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14、( )。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站点的区位选择。读图可知,银川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枢纽地位明显,固原、中卫、石嘴山仅有一种或两种交通运输方式,故银川最适宜布局快递货物集散中心,C项正确。 答案 C,(2012江苏卷)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23题。(双选),2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 A多断崖、深

15、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型谷 3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解析 第2题,考查大型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四川地区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时在断崖、深谷处要修桥梁,在高山、陡坡处要修隧道。第3题,四川地区地形复杂,暴雨集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修建桥梁、隧道可以有效减轻这些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答案 2.AC 3.CD,4(2011江苏卷)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解析 墨脱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人背马驮,与外界联系很 少,因此修建公路,可加强与外地的联系,带动地区经济 的发展。 答案 B,5(2010四川卷)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线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